【台適生活】─ 台港大學同異(1)

在香港讀大學對很多人來講可算是遙不可及的事,但隨著近年香港出現的移民潮,有更多學生選擇到海外就學,尋求畢業之後留在當地工作甚至居留的機會。圖為香港大學。(Unsplash圖庫)
在香港讀大學對很多人來講可算是遙不可及的事,但隨著近年香港出現的移民潮,有更多學生選擇到海外就學,尋求畢業之後留在當地工作甚至居留的機會。圖為香港大學。(Unsplash圖庫)


唸大學對香港人來講是個充滿美好幻想的時光,香港有句俗語叫「大學五件事」,就是香港人認為當一個大學生要做齊的五件事 : 讀書、上莊、住hall、拍拖、part-time。大學有不同的學會組織,而學會的內閣成員即是「莊員」,而加入學會則稱為「上莊」 ; 住hall就是住在宿舍,這對台灣人來講可能沒什麼特別,因為很多學生都會到不同縣市上大學,住宿舍是必然的,但香港地方很小,基本上住市區的人往來學校也很方便,宿舍就不是必須品,但還是有很多大學生希望搶到宿舍,因為終於可以體驗自己搬出來住、和同學夜夜笙歌的痛快。

上大學對台灣人來講可以是人生必經階段,因為台灣大學數量多、入學率高,社會大眾好像也約定俗成了大學畢業是這個年代工作的起步點。相反,大學對香港人來講則不算是必經階段,一來香港大學數量和入學率都很低,以2022年為例,共有39,523人申請大學聯合招生,只有15,857名學生獲派學位,錄取率為40%。2022年的全港中學生數量已經比歷年少,隨著中學生人數逐年減少,大學入學率有上升趨勢,但入讀香港大學還有成績的最低要求,即中、英、數、通識及一科選修達等級「33222」,2022年亦只有41.9%考生合資格升讀大學。儘管如此,香港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升讀大學,如高級文憑、銜接學士課程等,雖然學費較高,但還是可以透過這些課程銜接上大學,順利的話可以在第三學年銜接回大學三年級,等同正常升大學的時間。

在筆者中學畢業的年代,大學入學率大概只有20%左右,在我就讀的中學,同屆同學更只有10%能直接升讀大學,競爭可謂非常激烈。升不上大學的人主要有三條路,第一就是去海外升學,因為海外大學招生條件沒有本地的苛刻,例如台灣只需要用高中三年成績就可以報讀,歐美亦大很多大學是付學費就可以讀,所以有些有財政能力的同學就會直接出國,到現在也成功留在那邊就業居留 ; 第二就是上面提到的高級文憑和銜接學士課程,也是最多人選擇的路,因為大多比較專門的工作也需要相關科系的知識才能做,所以同學們也會根據自己未來方向而選擇相關的課程就讀,後來也有少數成功銜接上大學 ; 第三就是直接就業。

在香港讀大學對很多人來講可算是遙不可及的事,但隨著近年香港出現的移民潮,有更多學生選擇到海外就學,尋求畢業之後留在當地工作甚至居留的機會。在台灣的我也看到越來越多香港同學來這裏讀書,在我讀的大學甚至有接近100個香港人,這對台灣人來講也是前從未見的。有個碩士班同學跟我分享,在他唸學士班的時候,學校內只有寥寥可數的香港人,而且他們大多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現在來唸書的香港人感覺都認真很多。除了香港人外,看到最多的亞洲學生就是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他們大多是來唸學士或碩士班的 ; 歐美則各式各樣都有,美國、法國、德國、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 他們大多來華語中心就讀一兩個學期,很多是拿到大學的獎學金,因為台灣大學開始推動英語教學,希望有更多外國人跟本地同學交流的機會,也有推出學伴制讓台灣同學帶外國同學認識台灣,順帶訓練英文。(待續)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搶鹽潮重現,盡顯中共專制下的「蠢、蠻、詐、怕」
工作難找!中國青年回家啃老當全職兒女
反日潮再起?一鍋入一粒愛國老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