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海線通車百年 來場歷史人文時光之旅

古色古香的日南車站,為日治時期常見的木造建築。(圖片來源/漾台中授權轉載,下同)

你能想像百年前台中海線的模樣嗎?今年10月,台鐵海線通車即將滿百年,歷經了漫長的時空,當年因民生經濟考量而興建車站,如今又有什麼樣的面貌?請跟著我們的腳步一同來探索吧!

因應經濟發展及運輸需求增加,遂促成海線鐵道的興建,並於1922年10月全線通車,不僅有效地緩解了當時縱貫鐵路(山線)的客貨運壓力,連帶促進車站周邊地區的經濟繁榮。

現今的海線鐵路台中段,最北自日南站起始,行經大甲、清水、大肚等站到最南邊的追分站共8站,其中日南站及追分站保存有日式建築站體的樣貌,運輸需求逐漸降低後,轉變為具觀光及歷史人文的景點,為車站帶來有別以往的樣貌。

散步或騎自行車漫遊九張犁庄休閒步道,享受貼近大自然的悠閒。

日南車站   鐵道迷私房景點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下稱文資處)分享,與其他日治時期車站相比,日南站及追分站,可說是其他車站的母站或站型基礎,建築具共同特徵:車站座落方位與鐵道垂直、環繞整座站房的「Y」字型柱、「破風」樣式屋頂(屋頂上設置三角形破風版)、木架屋簷、雨淋板外牆,兼具採光與裝飾性質的圓形「牛眼窗」等,在在體現了日治時期深受西方建築風格影響的特點。

日南車站為海線鐵路的站點中,由北進入台中市的第一個車站,目前多為搭往大甲的短程乘客使用。台灣多數以跨站天橋連接站房與月台,日南車站則是以人行地下道相連,獨具特色。

如今日南車站列為市定古蹟、車站建築保存狀態良好,吸引了許多鐵道迷及遊客特意造訪,其建築特色,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若想來趟單車輕旅遊,走出日南車站便有iBike站點,相當方便。由日南車站往左轉中山路,不遠處便是「九張犁庄休閒步道」起點,步道全長約1,900公尺,這條由田園小徑形成的環狀步道,不論步行或騎自行車遊覽皆宜。

沿著步道前進,田埂樹種、溝渠水圳等鄉村景觀盡收眼底,此處農田大多種植稻米及大甲名產—芋頭等作物。步道旁的立牌,除了導覽當地風情與文化外,還搭配一系列的體操動作,相當特別。再往前走,則可見傳統農村聚落的生活樣貌。閒暇之時,穿梭農田步道間,即興來場「生態小教室」寓教於樂,也別有一番趣味。

追分車站   重回山海分歧點

追分車站為海線鐵路的終點站,是僅存的日式木構車站之一。

大家應該對台鐵知名的周邊小物—「追分—成功」車票不陌生。追分車站位於台中市大肚區,文資處分享,「追分」是日文漢字,讀作「OIWAKE」,意指路的分歧處。車站主體為日治時代常見的檜木建築、洋式屋架的構造;外牆以日式建築牆壁傳統構法真壁式工法施作,類似我國傳統編竹夾泥牆,以竹子為骨架,搭配泥土、稻穀、米糠等材料,再以石灰粉刷而成。

追分車站為木造車站,洋式屋架的構造形式被保留至今。

追分車站為海線車站中,面積最大的標準型車站,站體結構、外貌均保存完整。在屋頂、梁柱、旅客座椅處,皆可見到深色檜木,為這座古老的歷史車站,增添一股穩重、典雅的氛圍,成追線也是串聯山線、海線的重要聯絡路線。

磺溪書院的建築精美,是台中市的市定古蹟。

自追分車站騎自行車約5.2公里,可順路旅遊參觀磺溪書院。其興建於清光緒14年(1888年),為現今大肚區最古老的建築,也是市定古蹟。從整體建築風格到精美的磚雕,皆可見當時對建築藝術的美學體現。

鐵路不僅具運輸效益,對台中的文化、觀光都具高度價值。不妨找個假期造訪百年海線車站,吹吹海風、騎著單車,來趟兼具深度與安全性的人文輕旅遊吧!

本文轉載自《漾台中》。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努力小農》光合菌讓土壤更健康還可以減碳 小農見證了土壤益生菌的力量
誰是最具國際觀的台北市長?如果松山機場變成台灣鮮花拍賣場FAF
喜劇開港 用幽默治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