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3000型自強號被土石流撞上 司機手部骨折、6名旅客輕傷

民眾提供
民眾提供

台鐵229次EMU3000型新自強號列車今天下午在花蓮清水隧道南口,撞上土石流,整列火車卡在隧道,第二節車廂出軌。司機員手部骨折、6名旅客輕傷。

被土石流擋路後,列車停在隧道內,乘客下車,一 一從隧道內 走出來。

因土石流是發生在西正線,而告警系統是裝在東正線,無法發揮作用,阻止憾事。

根據台鐵公司今天提供的訊息,下午4時50分,花蓮往台北的299次新自強號列車,行經崇德與和仁間51K西正線(清水隧道南口)時,受土石流衝擊影響,造成列車第2節車廂出軌,司機員手部骨折、6名旅客輕傷,列車停在隧道內。

台鐵在下午5時成立一級應變小組、東部地區應變小組與現場前進指揮所。

應變小組表示,土石流是發生在西正線,但落石告警系統在這處路段是裝在東正線,無法測到落石,發揮告警作用。

台鐵目前共在26處邊坡裝置落石告警系統,另有38處已發包,估計今年可完成一半以上。

根據台鐵的紀錄,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時,一列402車次太魯閣列車,行經和仁與崇德路段,落石告警系統偵測到異物,成功將列車擋在落石區外。

但,4月10日台鐵第445次普悠瑪號列車於花蓮和平站南邊,卻擦撞落石造成前端第1車北邊2軸出軌,因事故點未列在台鐵認定的落石高風險路段,並未裝置告警系統。

巧合的是,民國110年4月2日約9時28分,台鐵局一列由樹林站開往臺東站的太魯閣自強號,沿東正線行經和仁站到崇德站間列車出和仁隧道南口於里程K51+450.1處被撞出軌。出軌地點雖然有些類似,但也不能不說是巧合。

交通部長李孟諺昨天在部務會報,才聽取鐵路及公路報告C級(非高風險)坡邊坡的監測,台鐵說明,將委由專業顧問公司辦理邊坡科技巡檢作業,由遠方運用衛星技術(In SAR)、航空飛機廣域測繪、光學雷達(LiDAR)建模等,輔以科技方式快篩診斷台鐵邊坡崩塌潛勢,達到預警能更早、處置應變能更好的目標。

另外,台鐵也與中央氣象署合作,開發客製化劇烈天氣監測系統,鐵路全線已有96處即時雨量監控警示處所,預計113年6月底前再增加2處,以能即時掌握現地氣候,確保營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