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大虧1500億,漲電費第一槍,用電大戶15%

台灣的電價終於調漲了!以調漲高壓用電大戶先行,解凍四年沒調整的電價。這場電價審議會,所有審議委員有一致的共識,就是民生用電不調漲,牽動這場2022電價審議會。

自2018年以來凍漲的電價,終於有新的調整了。所幸,在所有的審議委員一致的共識,考量對民生的衝擊降到最低,不影響民生用電電費的出發點下,最終做成民生用電不調漲決議,僅針對產業高壓用電大戶予以調漲15%,家庭超過1000度的高用電戶,超過的部分調漲9%,整體平均電價調漲8.4%,成為此次電價調漲的方案。

民生用電凍漲 委員有共識

也就是說,全台有1275萬戶的小家庭,沒有電價調漲的問題。同時,在顧及民生經濟的現況,小商家、低壓用電的小工廠、高中以下學校等,也不會調漲電價。甚至,跟民生經濟有直接關係的餐飲、服務業、百貨及賣場,同樣也不調漲電價。

這次全程參與電價審議會的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相當肯定這次電價調整的結果。他指出,大家很關心的民生用電電價問題,民生用電凍漲是高度共識,最終,審議會委員對家庭用電在1000度以內做出不調漲的決議,可以說是共識決。

對此,許舒博進一步解釋,民生電價的調漲、商家電價的調漲,都可能會再帶動下一波的物價上漲。現階段一般老百姓已經在面對物價的上漲了,本身已經有一個負擔,若是再往上調整電價,就會造成另一波的物價上漲,對市井小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提供

戰爭結束能源價格下降用電大戶調降電價

至於用電大戶調漲15%電價的結果,與工總提出的每次3%比例,逐次調整有比較大的落差。與會的產業代表表示,因為委員會顧慮每次3%調漲,多次下來會引發持續性的通澎與預期心理,因此決議以一次到位的方式處理。

工總的與會代表吳亦圭常務理事,在電價調整意見歧異相當大的狀況下,經過與審議委員的意見交換後,雖接受了最後的決議,但也提出完整記載工總提案會議紀錄要求。

不過,產業代表也提出方案,9月舉辦的電價審議委員會,屆時戰爭若已經結束,煤炭、天然氣、石油的價格降下來了,可以考慮把電價調降,調降的對象以這次調漲的用電戶大戶為主,其他的用戶暫時不動,才不會讓用電大戶認為漲價只先漲我的,降價反而大家都有份。

供電穩定度與可靠度才是台電新挑戰

提高電價不代表供電就穩定了、電力就可靠了。因此,審議委員及產業代表,也一致對台電提出要求,台電必需在穩定的供電及相關的可靠度上要強化。

許舒博表示,台電不能只在經營不好的時候要求提高電價,對所有的企業用戶及民生用戶,供電必需要穩定、不要發生跳電是基本的。因為一跳電,輕則家庭用戶的冰箱會產生問題,裡面的食物就完蛋了,商家的冷凍櫃裡面的東西也會壞掉。重則製造業包括高科技,生產過程一停電,造成原物料的虧損都是幾百萬、幾千萬起跳。

關於供電的穩定度,審議委會及產業代表,也一致要求台電在供電設施及輸電系統要進行改善,相關的改善經費要繼續編列執行,9月的電價審議委員會時,台電必需提出供電穩定度的改善計畫,執行了什麼項目及進度,確實提出來向大家報告。

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提供

三個多小時充分討論再提核能供電穩定

主持記者會的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燃料成本上漲,引發台電營運相當嚴峻及危及經營。這場電價審議會耗時三個多小時,經過充分討論,做好供電的穩定性是最大的共識。

這次調整電價是適時反應成本,顧及國家供電穩定、台電經營韌性,以解決台電營運的巨大壓力。

有委員在會議中提出,目前太陽能、風能、水力等綠能,是不足以支撐台電的用電需求。一個2025非核家園政策,是否只是為了面子,失去對現實狀況的考量。

甚至,未來會不會有另一個烏俄戰爭、中美會不會發生戰爭,再造成國際能源價格的高漲,都是無法預測,這也是能源穩定的根本問題。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重點決議一次看!平均電價漲8.4%,用電大戶漲15%
303大停電只能怪興達電廠嗎?電力系統脆弱到牽一髮動全身
513大停電是人為疏失?專家:集中式系統釀災,停電恐成「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