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虧損 經長不贊成撥補 電費恐再漲

經濟部長郭智輝5日在立法院表示,不支持台電虧損由政府公務預算補貼。(黃世麒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5日在立法院表示,不支持台電虧損由政府公務預算補貼。(黃世麒攝)
AI技術發展迅速,未來產業用電量勢必大增。圖為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來自36個國家與地區,約1500家科技廠商參展,聚焦在AI技術,吸引民眾參觀。(趙雙傑攝)
AI技術發展迅速,未來產業用電量勢必大增。圖為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來自36個國家與地區,約1500家科技廠商參展,聚焦在AI技術,吸引民眾參觀。(趙雙傑攝)

能源結構扭曲,台電連年虧損,經濟部長郭智輝5日稱,未來不支持政府以公務預算補貼台電,成為第一位表態反對補助的經長。面對發電成本攀升,經濟部表示,現行農漁、社福、學校、軌道等電價吸收,應回歸各部會編列預算處理,民生用電則盡量維持現行費率,由工商業用電大戶多負擔。但學者認為,漲工商業電價,勢必會轉嫁至終端產品,推升物價,影響產業競爭力。

捨棄核電不用 1年支出多花1200億元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訝異說,郭智輝是不是沒有搞清楚狀況?但他佩服郭不要補貼的勇氣。梁啟源感嘆:「躁進的能源政策不改,明年漲電價壓力更不得了!」核三2部機組分別在今、明年停機,每度1.09元便宜電力不見,而台電外購離岸風電每度要7元、光電是5元,燃氣發電是3.06元。3座核電廠不用,綠電燃氣各替代一半,就等於電價1年多1200億元支出,電價必漲。

企業界出身的郭智輝昨到立院經濟委員會進行上任來首場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張嘉郡、楊瓊瓔都關心,政府近年累計撥補4001億元,但台電仍大虧,財務黑洞如何解決?楊瓊瓔進一步質問,如果台電繼續虧損,還要用公務預算支持嗎?

近年撥補4001億元 台電財務要靠自己

郭智輝明確回應:「個人不支持這樣補助方式。」他也否定楊「有政府,台電不會倒」的說法,強調經營一個企業,就不能有虧損。楊瓊瓔問,那麼台電財務該怎麼辦?郭表示,要靠台電自己努力,另外國家如要補助給弱勢團體與民眾,是屬於國家社會福利,不屬於電費負擔。

郭智輝會後說明,台電一定要如實反映電價成本。但他會主張民生、小店家電價努力維持穩定,剩下的成本由用電大戶反映。他直言,「畢竟用電大戶與用電小戶如果電價一樣,公平嗎?」

經濟部說明,未來如果不由政府補助,現行給農漁業、學校、社福、軌道等電費未漲足的補貼,要回歸各部會預算編列,不是由台電吸收。再來,民生、小商家電價需有一定保障,所以剩下再從用電大戶反映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電價連3年調漲,累積漲幅超過3成,但這已是政府4度補助壓低的結果。累計2023年給予台電增資1500億、疫後特別預算撥補500億,2024年又增資1001億,政院今年又以歲計賸餘補助千億,目前正送立院審議中,總計撥補台電4001億元。可是去年台電仍累虧3820億元,算到今年前4個月,淨損高達4399億元。

今年4月電價原本要調漲35%以上,最後平均調11%,今年如果沒有政府撥補千億,以及中油吸收,恐再漲24%,漲幅驚人!

台電表示,倘若發電成本還是高,售價自然得往上抬。政府若不撥補,高漲的發電成本又只能由工商用電大戶負擔,就看業界能否承受。且須考慮物價穩定、產業競爭力、節約用電等多面向問題,但尊重政府決定。

學者憂電費轉嫁 推升物價影響競爭力

梁啟源說,今年台電原預估虧2124億元,4月電價只漲11%,換言之,還有逾20%沒調,要是政府不補助,這些都要漲。

梁啟源分析,即使如郭所說,只漲工商大戶,可是成本增幅全壓在他們上面,漲幅一定更高,勢將衝擊兩個部分,一是在商品上轉嫁,推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擊民生,一個是影響產業出口競爭力。

看更多相關新聞
郭智輝:核二核三可延役20、30年
資料中心還有10座要蓋 立委憂電力
藍促修法為核電廠解套 6案送審
評論/電夠嗎 請郭部長問問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