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赴上海 注重發展前景台灣認同不變

特派員看世界專欄(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7日電)中國大陸一線城市裡,有越來越多台灣青年的身影。有些台青說,哪裡有好機會就往哪裡去,大陸大城市的繁榮進步的確令他們驚訝,但不認為自己對台灣的認同會受影響。

在中國大陸的政策主導下,台灣青年在大陸的就業門檻和社會保障與當地人相距不大,加上大陸的工作機會多、沒有語言隔閡,台灣人在大陸,已從早期的台商、後來的台幹,到現在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大陸就業市場中。

3名曾經或正在上海工作的30歲以下台灣人,與中央社記者分享自己到大陸工作的心得。他們認為,想清楚自己「為何而來」很重要。

●案例一:決定工作的國際因素超過國家因素

對於舞者許惠婷,與其說是到中國工作,不如說是到一家「位在國際化城市的英國公司工作」。上海國際化的程度、生活成本之高及貧富差距都令她驚訝。

許惠婷畢業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畢業後加入舞團,由於只能領取比照基本工資的時薪,她必須到中學或幼兒園兼課賺生活費,平日還得自己花錢去鍛鍊身體。在台灣想以專業舞者的身分活下來十分不易。

透過舞者甄選,她在2016年9月來到上海加入英國Punchdrunk劇團,當時全團來自世界各地約30名舞者中,只有2名台灣人。他們每天演出結合舞蹈和戲劇的「不眠之夜」,這齣戲在紐約已上演5年,在上海也幾乎天天觀眾大排長龍。

公司除了房租補貼,薪水部分超過她在台灣時至少10倍。但她說,錢真的不是重點,而是難得遇上非常專業、制度化的工作環境,自己得以發揮。對公司的認同,是讓她想繼續留在上海的原因。

●案例二:必須學習接受不斷遷移的狀態

呂小姐是一名財務管理碩士,她說,大陸的個人財富管理領域正在快速成長,再加上一直希望自己的履歷裡能有海外經驗,所以在朋友介紹的機會下,就到了上海台資銀行。

來大陸兩年多,呂小姐在上個月跳槽到深圳的陸資銀行,原有的人脈和生活適應必須重頭開始。她觀察身邊的大陸青年,這種跨省移動的情況很普遍,他們可能從念書時代就開始離家,而且久久才能回家一次。

想家的時候,她就會以這些陸青的例子鼓勵自己,「我現在就是把這想成常態化的事,全球化時代,在哪工作都差不多」。

呂小姐的家庭在政治上偏綠,但她不會因為這樣就排斥大陸,「反而想來見識一下」,並認為自己不會輕易被「洗腦」。

目前,她已經做好至少10年以上在中國的準備,「不要只看現在,對自己的工作要看遠一點。」在大陸服務客戶的規模都比在台灣接觸的要大,她不後悔來中國,更認為將來或許會去其他國家工作。

呂小姐的房租在人民幣4000(約新台幣1萬7600元)到4500元左右。她說,生活成本過高是其他台灣朋友考慮是否到一線城市工作最大的原因。

●案例三:政治認同不影響工作選擇

25歲的王小姐在上海的台資企業工作8個月,主要從事社群經營,因為不喜歡公司文化,決定換工作。下一份工作又回到了台北,工作內容是針對中國市場。

對她來說,生活適應不是問題,但仍然不習慣大陸的人文環境,像是沒禮貌的推擠、隨地吐痰等, 「即使事前都知道,遇到還是很震撼」。

但她也坦言,對大陸改觀很多,只是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感覺仍有許多大陸人不重視生活素質。

王小姐認同「90後(1990年代出生)是天然獨」的說法,但政治觀點並不是影響她選擇到大陸工作的因素,「哪裡薪水高、有發展就往哪裡去」。

在中國築夢,不一定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成果。

呂小姐說,她的客戶中有很多台灣人,來一兩年就準備回台,多數原因是跟想像有落差。

王小姐建議,可以先從在大陸實習或短期居住開始,看跟當地人的相處是否習慣,再決定是否在此工作。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22日刊登了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的文章「北京面對台灣青年世代無計可施」,頗能切中台青的心態。文章說,民主自由的意義在二戰後第三代台灣人身上實踐出新的內涵。

他說:「民主自由就是拒絕身分政治的自由、拒絕選邊的自由、拒絕傳承的自由。對於大陸,有資源可用就用,有機會爭取也可爭取,但不接受任何人用身分問題來騷擾,否則就翻臉。」

大陸期望透過各項友善便利政策吸引台青來大陸,增加認同感,但是遇上這群有自己想法的「二戰後第三代台灣人」,長期來看會產生多少作用,值得觀察。10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