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推動水下文資 考古領域邁出大步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正式締結姊妹館。(圖: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正式締結姊妹館。(圖: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正式締結姊妹館。(圖: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日昨與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簽訂《學術文化交流協定書》,正式締結姊妹館,兩館特別在世界海洋日前夕簽署,攜手推動水下文化資產教育,促進全球海洋文化交流,也為台灣在水下考古學術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是全韓國最大的海洋博物館,同時也是全球首間綜合性海洋博物館,位於韓國釜山市,於2012正式開館。透過收藏、展示和研究韓國海洋歷史和文化相關的文物、文獻和藝術品,保存了豐富的海洋遺產,不僅記錄了韓國的航海技術和海洋貿易史,也展示了古代船舶、漁具和航海儀器等,對於保護和傳承韓國的海洋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今(113)年受十三行博物館姊妹館「韓國全谷史前博物館」引薦,來台參與「2024新北考古生活節」、「新北國際考古論壇」活動,也帶來仿鑲嵌螺釹漆盒等考古體驗活動,大受民眾好評,兩館也為考古專業研究及推廣交換意見,促下結盟契機。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長羅珮瑄表示,此次是十三行博物館首度與國外的國立博物館建立合作關係,象徵開啟新北市水下文化和考古研究領域的新篇章,同時增加文化資產研究推廣量能及國際能見度,不僅能促進兩館之間的學術交流和資源共享,也將為兩國民眾提供更多了解彼此文化和歷史的機會。

館方表示,學術文化交流協議內容包含展覽合作、專業人員交流互訪、學術研究及資訊交流等,兩館將在未來五年內開展一系列合作項目,分享雙方水下考古研究成果及資料,進一步展示台韓兩國豐富的海洋文化和考古發現。十三行博物館將繼續致力於推動文化資產的保護與傳承,並期待與更多國際機構合作,共同促進全球文化交流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