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駐立陶宛代表處「名稱掀風暴」! 美副助卿:不是大陸說的算…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1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主管貿易政策與談判的副助理國務卿莫瑞(Matt Murray)訪問立陶宛期間10日表示,立陶宛有權自行決定如何稱呼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代表處,「這件事不是北京說了算」。

美國國務院主管貿易政策與談判的副助理國務卿莫瑞表示,立陶宛有權決定如何稱呼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的代表處。(圖/翻攝自臉書/vilnius.usembassy)
美國國務院主管貿易政策與談判的副助理國務卿莫瑞表示,立陶宛有權決定如何稱呼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的代表處。(圖/翻攝自臉書/vilnius.usembassy)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LRT)等媒體報導,莫瑞並對採訪記者說,北京以霸凌、威脅的方式反對台灣設置「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這無法被接受。在發展對中關係方面,美國、立陶宛及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必須行動一致,並向北京清楚表達,以政治、經濟手段施壓是行不通的。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10月底率66人經貿考察團訪問立陶宛期間曾表示,相信「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今年底前就會成立。

若計畫執行順利,「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將是台灣在歐洲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國境內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北京對此極為不滿,除於8月召回大使,並持續以經貿、外交手段對立陶宛施壓。

莫瑞指出,立陶宛有權與台灣發展經濟及文化關係,尤其是經濟關係。他舉例,台灣是美國的第十大貿易夥伴。

他說,反制霸凌的唯一方法就是反抗。從其他國家的例子可看到,一旦不反抗,經過一至三年,一國經濟就會越來越依賴中國,所付出代價只會更大。

莫瑞並提到重建全球供應鏈、減少對中依賴的重要性。

事實上,根據公開資料,自北京於今年中加大對立陶宛的經貿施壓以來,在立陶宛與美國共同努力下,美國加大投資立陶宛的高科技產業,並擴大開放立陶宛農畜產品進口。

2014年,立陶宛大力支持烏克蘭維護主權及領土完整,遭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並在烏東長期實施混合戰及灰色地帶戰術的莫斯科經貿制裁,當時美國也擴大進口立陶宛產品。

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近日則宣稱,中國與立陶宛的雙邊關係惡化,這完全是維爾紐斯當局的責任。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遠離「癌王」別讓胰臟過勞! 營養師籲這三個習慣「母湯」
瑪莎三煞背景硬?男大生母崩潰「警說只能告一個」 揭辦案黑幕
6歲孫「滴茶尿」竟是胃癌!「腳趾發黑截肢」父母暴怒…爺內疚痛哭:是我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