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神獸紀錄片(上)】麥覺明歷時17年蒐集 《山椒魚來了》記錄億萬年生物影像

麥覺明費時17年記錄阿里山山椒魚等5種台灣特有種山椒魚,今年推出生態紀錄電影《山椒魚來了》。(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麥覺明費時17年記錄阿里山山椒魚等5種台灣特有種山椒魚,今年推出生態紀錄電影《山椒魚來了》。(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金獎導演麥覺明繼首部生態紀錄電影《黑熊來了》,全台票房突破千萬元,今年開春再推出《山椒魚來了》。他隨研究團隊深入高山溪谷,費時17年拍攝,不僅呈現5種山椒魚樣貌及棲地生長的過程,也忠實記錄一群默默在野地工作的研究人員,敘事真切質樸,知性與感性兼備。

2006年,麥覺明第一次接觸山椒魚,激起他記錄影像的欲望:「此前我對這個物種完全陌生,漸漸知道牠跟恐龍都生活在上億年前,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山椒魚棲地在很遙遠的高山,因為拍攝困難,對影像紀錄者很具挑戰。」

山椒魚研究團隊呂光洋教授(左起)、導演麥覺明、監製小野與朱有田教授一同出席試片活動。(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山椒魚研究團隊呂光洋教授(左起)、導演麥覺明、監製小野與朱有田教授一同出席試片活動。(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山椒魚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日本、中國東北等溫帶地區,台灣是山椒魚分布最南界。1919年日本學者楚南仁博在能高駐在所(今天池山莊)附近,首次紀錄到台灣山椒魚,加上近代學者的研究,目前證實台灣有5種: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和楚南氏山椒魚,皆為台灣特有種。

和《黑熊來了》一樣,麥覺明只要有時間,就會上山拍攝,累積足夠素材,待適當時間推出。8年前他參與一項山椒魚研究計畫,隨團隊跑遍南湖大山、玉山、雪山等樣區,反覆在石縫底下翻找,有時上山2、3天只拍到一隻山椒魚,靠著長時間努力,終於蒐集到完整畫面。

山椒魚如果凍般的卵串,吸附在溪石底下,難得一見。(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山椒魚如果凍般的卵串,吸附在溪石底下,難得一見。(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然而,2016年麥覺明與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奇萊北峰,途中賴俊祥助教失足墜谷,讓團隊深受打擊。「大家都無心工作,撤退後仍有陰影。研究山椒魚的人本來就不多,一方面對失去人才感到惋惜,更憂心沒人能延續使命。」

懷抱悲傷卻堅定的心情,2個月後由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領軍再出發,團隊不僅證實中央山脈以東有山椒魚存在,完成賴俊祥遺願,也將發現的第一隻活體帶回研究室做3D微電腦斷層骨骼造影,再將其送回棲地,為研究樹立里程碑。如恐龍般的骨架在影片開場呈現,讓觀眾驚呼不已。

2020年3月研究團隊發現罕見的山椒魚卵串,成為影片殺青關鍵。麥覺明興奮地說:「連研究人員都很少看過,真的非常難得!」為詳盡記錄山椒魚成長狀態,他每週長途跋涉至3,000公尺高山,單是車程就得花5小時以上。

卵串的膠質外膜,吸附在溪石底下,得翻開石頭固定才能拍攝,加上山區氣候多變,天晴時要撐傘防止曝曬,雨天得擔心水流沖刷,過程十分辛苦,只要拍到一點細微的動靜,麥覺明都會無比興奮。

研究團隊除了要深入高山,還得不斷彎腰在石縫底下翻找,搜尋山椒魚蹤跡。(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研究團隊除了要深入高山,還得不斷彎腰在石縫底下翻找,搜尋山椒魚蹤跡。(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尤其,山椒魚孵化成微小的蝌蚪,一般攝影機無法清楚拍攝,麥覺明費了好一番功夫,找到生態紀錄片使用的微焦攝影鏡頭,能深入石縫及潛水區域,持續半年記錄山椒魚成長蛻變的過程。

擔任監製的小野(李遠)看到卵串畫面時,激動落淚。麥覺明指出:「小野老師是師大生物系出身,知道卵串畫面有多難得,同時也深受研究人員堅持不放棄的熱血精神所感動。」影片結尾停在山椒魚的心跳聲,象徵熱愛山林的人為此奉獻,換得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史前神獸紀錄片(下)】生態知識融合人文情感 《山椒魚來了》上映前破百萬票房
泰國F4撩妹「那個男生是誰」全場暴動 Bright遭爆拍戲發出怪聲
《親密》導演巧遇男主角一見鍾情 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