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文物IP融入教案 學生扮演古文物角色超有趣

龍山國小林富君老師於課堂上進行「古人想要的超能力」神獸討論,學生很感興趣。(史博館提供)
龍山國小林富君老師於課堂上進行「古人想要的超能力」神獸討論,學生很感興趣。(史博館提供)
17位國小、國中教師於工作坊發表各自發想的創意成果(史博館提供)
17位國小、國中教師於工作坊發表各自發想的創意成果(史博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積極推動館藏近用,鼓勵教師們利用史博館館藏進行創意教學,去年(111年)舉辦「文物IP創意教學教師工作坊」,來自全臺15間國中小學17名教師齊聚,設計課程,研發創意教案運用於教學現場。

 

今年首波課堂教案產出,桃園市龍山國小教師孫珮珊、林富君二位老師的教案獲得111素養導向優良教學示例一般教師組藝術領域特優的好成績。孫佩珊老師研發的小誌教案「酷獸奇航狂想—古文物IP角色召集令」讓學生以角色扮演進行古文物與IP角色的創意聯想,除引發學童對古文物的興趣,更透過思索文物IP的性格與日常好習慣的關聯,塑造積極正向的品格。

 

林富君老師則透過「古人想要的超能力」課程教案帶領學生進行想像推測的解謎遊戲,小朋友於課堂自行討論找資料,最後手作縫製自己的學習小誌,多樣化內容增加課程不同面向探索,讓學生個個成為具超能力的解謎小偵探。

 

史博館館長王長華表示,史博館近年不斷透過多元化的加值運用及跨域合作,重新演繹產出文物角色IP拓展不同受眾族群,此次透過「創意學習著色畫」七個文物及IP角色,連結創意技法為教學方案發想,鼓勵教師加值應用史博館學習資源,共同搭建起博物館多元豐沛的文化底蘊及創新能量。

 

史博館表示,相關教案內容於史博館官網教育學習資源完整公開,包含教學小誌、教案設計歷程、影音檔案等,提供國中小教師及藝術領域教育者參考使用。最新文物IP教案資源請至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查詢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