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新舊並陳!張哲夫建築師:先決條件心存尊重歷史建築的態度

成立近70年歷史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經6年漫長整修,二月開館展現新面貌卻掀起建築界、藝文圈議論,史博館立面紅牆被打開改造,左右側新增玻璃盒,以及館前由雕塑家楊英風設計的園林造景「龍谿園」只剩殘餘,景觀大變,都成了爭議焦點。在台灣建築界備受推崇的張哲夫建築師認為,設計團隊期待「新舊並陳」並非不可,先決條件是必須心存尊重歷史建築的態度。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2年新建中式建築有兩扇厚重銅門,是歷史博物館最有看頭的「立面」。圖為羅超群1963年攝影。(圖/羅廣仁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2年新建中式建築有兩扇厚重銅門,是歷史博物館最有看頭的「立面」。圖為羅超群1963年攝影。(圖/羅廣仁提供)

張哲夫指出,「新舊並陳」的做法,過去在法國羅浮宮、安藤忠雄的東京兒童博物館都掌握兩個重點,首先是尊重歷史建築,以及新元素的介入是以融入和成長的姿態呈現,而不是「以否定過去成就新貌」。

張哲夫在5月4日親自到史博館體驗,連日來觀察各界的討論,認為各種批評、建議都是愛護台灣社會及專業極致的表現。他今天透過夫人的臉書轉貼對史博館事件的看法。

國立歷史博物館經6年漫長整修,二月開館展現新面貌,掀起建築界、藝文圈議論。史博館立面紅牆被打開改造,左右側新增玻璃盒,以及館前由雕塑家楊英風設計的園林造景「龍谿園」只剩殘餘,景觀大變,都成了爭議焦點。(圖/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經6年漫長整修,二月開館展現新面貌,掀起建築界、藝文圈議論。史博館立面紅牆被打開改造,左右側新增玻璃盒,以及館前由雕塑家楊英風設計的園林造景「龍谿園」只剩殘餘,景觀大變,都成了爭議焦點。(圖/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張哲夫指出,看過這幾天各界的論述,漸釐清出一些頭緒,支持本案設計者的團隊,提出對歷史建築的修復和改建的一個觀點,認為可以用較為開放的態度面對,包括使用新的語彙置入舊有建築,形成「新舊並陳」,以示跟進時代脈動,並舉例說明世界各地有成功的案例。

張哲夫表示,這個議題應該是本次史博案雙方爭論的焦點,結果因為本案執行成果不如預期,呂欽文建築師很用心的提出史博案多處問題和缺失。張哲夫認為,這些本來都是建築人應該關注的課題,但他「繞道而行」,從大家引用的案例觀察,包括建築師貝聿銘(I.M. Pei)法國羅浮宮、安藤忠雄的東京兒童博物館,確實有新舊交融的做法,但這個「允許鬆綁又能新舊兼顧的關鍵原則」,在這兩個案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掌握了兩個重點:第一是歷史建築的被尊重,第二是新元素的介入是以融入和成長的姿態呈現,而不是以否定過去成就新貌。

張哲夫說,從此觀察,相較於史博館改建的設計,開始時就提出對既存建築不悦的批評,包括紅牆過度厚重⋯⋯甚或有威權的象徵?問題是,這個厚重感和威權的象徵,本來就是這棟歷史建築的精神。張哲夫認為,既然界定為歷史建築,歷史文物的保存,當然涵蓋過去的時空條件背景存在,是需要被尊重的前提下才可獲得解決的。

張哲夫指出,「設計者應當與面對一般設計案有所區別,勿以個人的喜好….掌握歷史建築設計的方向」。所以期待新舊並陳,並非不可,但是先決條件要有心存對待歷史建築尊重的態度。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2年新建中式建築入口門廳,坐鎮大廳入口的石獅,是許多長輩童年滿滿的回憶。圖為羅超群1963年攝影。(圖/羅廣仁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2年新建中式建築入口門廳,坐鎮大廳入口的石獅,是許多長輩童年滿滿的回憶。圖為羅超群1963年攝影。(圖/羅廣仁提供)

張哲夫為台灣第二代旅美歸國知名建築師。自1970年在美國紐約學成至1978年返台執業,視建築專業為第二生命,強調「人文的標準,決定建築的價值」,是第八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得主,作品獲獎無數。

近四十年餘經驗,張哲夫完成建築不下百棟。作品涵蓋範圍廣泛,包含企業總部、廠辦大樓、銀行、學教建築、美術館、集合住宅及社區、國際酒店、古蹟修建、宗教建築、車站建築等。參與多項國內外重要公共建築,經驗豐富,包括美國IBM世貿總部、國立台灣美術館。張哲夫設計的台北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榮獲「2015全球卓越建設獎」首獎,東和鋼鐵行政中心空橋更被英國線上建築媒體/Worldbuild365選為世界設計最佳的五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