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欽泰:單靠台灣 不可能快速養成AI人才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史欽泰。圖/工研院提供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史欽泰。圖/工研院提供

AI將繼半導體產業成為台灣發展重中之重,財經部會估算所需人才數目高達20萬名,經濟部並認為,其中18萬名應是本國人。教育部在送交立院報告中指出,9月開學的113學年度核定半導體及人工智慧領域的高階研究人員才約972名,加上學士班培育,新學年核定擴充招生名額6,355名。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史欽泰12日表示,半導體已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出口、GDP占比都非常高,現在再加上AI相關,資源實在有太集中的疑慮,然而高科技人才原本就無法短時間快速培育,如今單靠台灣的一小點力量,要培養服務全球的AI人才,「是不可能的」,應該打開台灣大門,加強延攬國際人才及海外台灣菁英來台落腳。

國發會、經濟部、數位發展部、教育部等相關部會12日在立法院專題報告「為掌握生成式AI等關鍵技術帶來的產業革命機會,台灣要如何深化AI生態及充實AI人才與產業AI化,促動台灣數位轉型與運用AI賦能升級,擴展產業發展,打造智慧未來」。

教育部報告中指出,AI人才培育增量的作法有三項:一、110 年度起透過 「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推動國立大學成立研究學院,113 學年度核定半導體及人工智慧領域之研究學院 972 名碩士及博士外加招生名額。二、「大專校院智慧科技(AI)及資訊安全碩士人才計畫」113 學年度業核定15所大專校院外加招生名額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共450名。

第三,鼓勵大學擴充半導體、AI、機械領域相關系所招生名額,自113學年度起本部朝公立大學以培育高階碩博士班為主、學士班則以體質良好且教學品質佳之私立大學為主來培育,113 學年度核定擴充招生名額6,355名。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動用國發基金資助國家重點領域人才培育,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促成產官學共同參與研究學院運作。推動至今業公布國家重點領域包括半導體及人工智慧在內等7 領域,並核定11校、共13個研究學院。其中半導體領域有國立臺灣大學「重點科技研究學院」等6個研究學院,人工智慧領域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研究學院」等5個研究學院。

史欽泰說,他不贊成大學院校的科系都只教半導體、AI,這將會傾斜高等教育「均等人培」的本質,但有部份學校準備關門,則可以由政府介入轉型為不同技術等級之AI人才的專業培育。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輝達台灣分公司新址曝光!黃仁勳超high 逛夜市只要5分鐘
台版晶片法案首批落空 聯發科發聲不忍了!
6月ETF除息大禮包一次看!「8檔殖利率香逾10%」 現在進場會追高嗎?他曝買在低點有絕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