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悶虧還不知出啥狀況」…科科科技上市碰壁,董座親揭統一證承銷過程!雙方互槓到底問題在哪?


科科科技在台上市計畫胎死腹中,指控承銷商統一證失職失能,統一證則回應詢價圈購作業都依法辦理,並沒有刁難、不願送件,雙方各執一詞,讓該案成為羅生門。為什麼通過證交所審查卻過不了募資關?

音樂串流平台KKBOX母公司科科科技(KKCompany)在台首次公開募股(IPO),原訂6月19日掛牌,不料6月12日就宣布因合格詢圈單張數未達標,無法完成訂價,上市計畫胎死腹中,更指控承銷商統一證券失職。

統一證則反擊,詢價圈購作業均依照相關法令及內控作業流程辦理,並非刻意刁難、不願送件。公司通過主管機關審查,卻因沒完成新股銷售而取消掛牌,就連投資圈都說「從沒見過」,當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讓雙方不惜駁火?

科科科技
科科科技

▲科科科技在台掛牌失敗,王献堂認為統一證未依法依約負起承銷義務。(攝影/吳東岳)

改戰詢圈卻張數不足

未登錄興櫃 無交易價可參考

科科科技以音樂串流平台和雲端、多媒體、人工智慧(AI)服務立足台、港、日市場,股東陣營包括日本前三大電信集團KDDI、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宏達電、中華電信等,2024年第一季營收7.8億元、年增4.5%,稅後淨利0.49億元、年減20.5%,每股稅後盈餘(EPS)0.26元。

去年10月科科科技提交上市申請、12月19日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申請,今年3月中以底標每股100.92元、暫定承銷價110元,進行競價拍賣以及公開申購,競拍承銷量共20522張,結果合格投標數僅8140張,確定流標。

競拍失利後,公司改用詢圈與公開申購方式再戰,但到了最後期限6月12日上午,統一證卻表示,詢圈單張數不夠,無法送件,上市計畫二度流產。

科科科技上市之路頻頻跌跤,歸納可能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價格。去年9月科科科技曾辦理增資,引進中華電信、台灣大、趨勢科技等策略投資人,當時認購價每股約105元,第一輪競拍則暫定承銷價110元,但流標後,公司遵循投資人建議「興櫃價打8折」作為上市暫定承銷價,由於沒有興櫃,最終以去年增資價格換算,約每股88元。

一名輔導過多家公司IPO的券商業務指出,科科科技以KY公司掛牌,可不登錄興櫃直接申請上市,但缺點就是投資人沒有市場交易價可參考,台灣投資人傾向以本益比來評估股價合理性,若以科科科技2023年EPS0.66元和競拍底價來算,本益比高達153倍,是導致流標的主因,雖然,第二次詢圈與公開申購暫定承銷價降至88元,本益比依舊達133倍,同樣難以說服投資人買單,「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從法人角度,也認為估值過高。一名曾參與投資說明會的資深法人指出,KKBOX營收占整體5成,現正面臨Spotify等國際音樂串流平台競爭,唯一成長性就是併購電信業者子公司,而其他軟體服務、毛利率、淨利率表現普通,「這價格並不吸引人。」

除此之外,投資圈推測,策略投資人的認購價也成為IPO承銷價格的壓力,為了不讓大股東「套牢」,承銷價自然被抬高,但投資人為何當初願意以每股105元投資科科科技?股東之一趨勢科技回應,希望能與對方團隊分享在日本與國際版圖拓展的經驗,協助其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在此初衷下合作。

科科科技執行長王献堂認為,價格是不是太高「見仁見智」,「我們這類型公司在台灣、亞洲地區幾乎沒有,加上中國業者較難外銷到其他市場,所以我們有優勢。」簡言之,王献堂並不認同外界所言。他認為,這價格已能反映出科科科技中長期的成長潛力。

控統一證未溝通

逕行降價 圈購期不回報狀況

第二個原因,是公司與承銷商間溝通不良。此次科科科技對外辦理公開承銷數共18450張,公司表示公開申購倍數超過34倍,據詢圈暨公開申購處理辦法公告規定,「申購倍數達30倍以上但未達40倍者,公開申購配售額度調整為25%。」因此公開申購張數調升成4613張、圈購張數則為13837張,統一證審核後的合格張數僅1萬1千多張,還是沒達標。

但王献堂卻認為事有蹊蹺,他指出,公司在兩個月內舉辦超過三十場投資說明會,他們將有興趣的投資人引薦給統一證,加起來至少三百到四百位,「我們掌握的張數遠超過承銷商講的數字,這個落差太大,」王献堂表示得知結果後大家都很驚訝,「這等同我們找的投資者幾乎沒下單,不可能的。」

王献堂控訴,競拍流標後,統一證曾未經溝通就私自降價在外詢圈,等有投資者回應才跟公司討論,後來雙方達成共識以每股九十元詢圈,結果統一證又自己將券商手續費加上,以92元的價格向投資人募資,最後科科科技決定吸收手續費,訂價每股88元。

王献堂也不滿統一證在圈購期間不回報狀況、掛牌失敗後也不解釋細節,「合不合格都由券商審核,我們到最後一天才知道數字。」他更透露,有股東反映他們在最後一刻才被告知圈單不算數,原因至今不明。「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個surprise,吃了大悶虧,還不知道中間出了什麼狀況。」

另一名券商業務指出,依規定,截止日前承銷商本就不能對外說明詢圈狀況,但通常都會向客戶反映詢圈熱度,另外,在合格與否的認定上,承銷商也有自己的內部規定,雙方可能存在認知落差,不過圈單合不合格都有法規規範,若出問題券商要負責。

然而,這也顯現出掛牌失敗的第三個可能原因——承銷券商相對經驗不足。一般新股IPO承銷張數約千張,科科科技卻是萬張以上,一位券商資本市場部的業務評論:「這種規模,加上新股IPO很久沒有詢圈案例,經驗不夠的券商很難做。」

科科科技
科科科技

▲科科科技與日本補習班巨頭合作,利用影音處理技術和AI,學生想複習可以透過問答,請平台摘要重點。(攝影/張如嫻)

科科科技上市未果大事紀
科科科技上市未果大事紀

資深法人建議拆股

降低票面金額可吸引散戶

想掛牌其實也有解套方法,資深法人指出,以拆股方式降低票面金額,也許每股60元就能吸引散戶,可惜統一證不夠靈活,對於公司開價太高也沒有「膽識」建議降價,造成兩敗俱傷,「如果是給熟門熟路的元大、凱基來做就沒問題;但反過來說,當初選統一證,也可能是大券商認為不能接。」

有券商透露,統一證是科科上市案所找上的第三家承銷商,原因就是,前兩家券商元大、台新都評估價格「不好做」而退出。對此,王献堂說,上市券商遴選過程中,的確有許多家國內券商都曾與公司接洽過,後來選擇統一證,是因為該承銷業務團隊來自台新證券,本來就跟公司熟識,但進入輔導、競拍階段改為其他組負責,都與科科科技不熟悉。

科科科技上市碰壁,市場擔憂可能影響未來軟體公司在台掛牌的意願,王献堂則說,公司還是希望在台上市,但也不排除海外掛牌。針對上市失利,他表示,公司將盡速檢討相關責任及疏失,如有爭議情事,未來不排除透過法律途徑主張權益。

對於相關指控,統一證券向本刊表示,雙方仍存在契約關係,不便私下回應,一切以公告為主。

科科科技
科科科技


更多今周刊文章
7月1日起少1個動作,房屋稅多4倍!名下擁多間房子,如何享1%自用住宅稅率?達人節稅秘招
扣掉國民年金、每月還要付安養院3萬「媽媽死了,我反而鬆一口氣」!中年子女長照告白:自己退休金都沒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