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排糖藥怕生殖器感染怎辦?醫師教撇步避免尿糖殘留發炎

糖尿病患使用的新一代排糖藥(SGLT-2抑制劑),因為沒有增加體重的顧慮,又有保護心臟和腎臟的好處,患者接受度比其他血糖控制藥物相對高,最大缺點是會有泌尿道或外生殖器發炎、感染的風險,造成部分患者卻步。泌尿科和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強調,吃排糖藥又想避免泌尿系統感染風險不是沒有方法,但是必須做到位才有效。

 

多喝水降低尿中糖分濃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指出,排糖藥的運作機制,是讓吃下肚的食物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後,直接被小便排出、減少被身體吸收,因此尿液中會有糖分,吃排糖藥的人除了做好管理血糖的基本功,每天喝越多水,可降低尿液中的糖分濃度比例。

看更多:他40歲「小弟」老是紅腫破皮 小心口服排糖藥惹禍 多注意3件小事可預防

 

每天該喝多少水才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表示,如果有心臟病或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每天適合喝多少水需遵照相關科別醫師的指示,若單純只有糖尿病的患者,每天約喝2000~3000c.c.的水都沒問題,重點是觀察尿液的顏色,若偏向無色或淡黃,表示水喝得夠多;尿液顏色越深,例如呈深黃色、茶色、咖啡色,表示水喝太少,尿中糖分濃度較高,較容易感染。

 

有些患者認為喝水沒味道,程威銘建議可在水中滴檸檬汁,或喝無糖氣泡水增加口感;糖尿病患的膀胱較為敏感,喝無糖茶或無糖咖啡則反而造成頻尿,如果忍受得住,也可以當作補充水分的選項之一。

 

尿完務必擦乾淨 濕擦或用水沖更好

鄭筆聳提醒,每次尿完後一定要盡可能徹底將下體的尿液去除、擦乾淨,避免讓尿液中的糖分殘留在皮膚和外生殖器上,更理想的做法是用濕紙巾擦拭,或用水龍頭、洗淨便座沖洗,減少排尿口的糖分殘留在外生殖器,加上每天洗澡、換內褲,較不容易感染。

 

程威銘指出,過去有醫學文獻記載,使用排糖藥的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體型較肥胖容易造成下體潮濕悶熱,都會提高感染發生率,病齡10年以上的患者免疫力、血液循環能力較差,也是導致感染的因子。

看更多:糖尿病治療方法?能治癒嗎?糖尿病治療自費新藥、藥物副作用指引

 

鄭筆聳說,糖尿病患吃排糖藥發生生殖器感染的機會,依照生理構造不同而有差異,男性約2%,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2到3倍、約4~6%,主要感染的是人體常見的共生菌「白色念珠菌」,治療方式通常是擦抗黴菌藥膏,並指導患者做好衛生清潔,多數都可以改善。部分無法改善、反覆感染的患者,才會考慮停用排糖藥或是換藥;年長者抵抗力差、活動力差,有些長期臥床或是包尿布,造成清潔困難,也是容易發生感染的族群。

 

年長男性考慮割包皮 有助減少尿液殘留

程威銘特別建議吃排糖藥的男性患者,小便時先將包皮往後退,讓尿道口(龜頭)露出來,尿完用濕紙巾或衛生紙擦乾淨後,再將包皮復位,確保沒有尿液殘留在包皮皺褶中;年紀大的患者容易有攝護腺肥大,小便容易滴不乾淨、有尿糖殘留,想避免感染除了將血糖控制好,也可以考慮割包皮,減少尿液殘留在包皮的可能。

看更多:不是衛生習慣差!30壯男反覆包皮發炎竟是糖尿病引發,2種情況要處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程威銘醫師.鄭筆聳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44歲《與神同行》男星驚傳腦出血已昏迷3個月!醫:3症狀趕快做腦檢查
影帝周潤發大腿驚現恐怖腫包!靜脈曲張不能慢跑?醫揭最適合運動
退化性關節炎「不一定是老化」!年輕人1舉動也中標 名醫4大說明揭真相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