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維他命D造成失智? 毒理專家教你搞懂「活性」與「非活性」差異

記者陳奕劭/綜合報導

網路流傳「吃維他命D恐會造成失智?」, 毒理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學學系教授招名威表示,「這是片面且錯誤的訊息」。招名威解釋, 兩種維他命是不同的東西,會造成失智的維他命D是「活性」維他命D,而非曬太陽所獲得的的「非活性」維他命D。招名威建議,每天正常飲食,維持15分鐘曬太陽,適量補充維他命,造成失智是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維他命和部分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同時吃下肚不僅無法有效保護健康,甚至還恐增加身體負擔、引發副作用。(示意圖/pixabay)
事實上,維他命和部分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同時吃下肚不僅無法有效保護健康,甚至還恐增加身體負擔、引發副作用。(示意圖/pixabay)

近日網路流傳,攝取維他命D恐會造成失智症風險增加,毒理專家招名威透過臉書粉絲專頁《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表示,「 這是片面且錯誤的訊息!」他解釋,活性維他命D會造成失智,不是曬太陽所獲得的非活性維他命D,兩種是不同的東西,別混為一談!

招名威補充,兩種維他命D有不同的英文名字,一般的保健品,或是經過陽光照射 、 飲食攝取,在身體裡都是非活性維他命D(calcidiol),當人體有需要,肝臟會再把它轉變成活性維他命D(calcidiol)。他並補充,國衛院的健保資料分析報告,都是過去使用活性維他命D藥物的病人,不是一般民眾。 招名威說,通常活性維他命D在「腎衰竭」病人中體內會大量被轉換產生出來,有時低血鈣的病人,像是新生兒低血鈣抽搐症狀,這種急性缺鈣時也會短暫使用。

招名威提到,一旦身體調節失去平衡,過量的活性維他命D會累積在血液中,就可能會有副作用,像造成血鈣增加、血管硬化、腦部受損等等。招名威強調,因此非活性維他命D只有在人體有需要時才轉變成「活性」,多了一層控制,不是隨隨便便會有這種東西在體內,真正要產生副作用的機會非常低,萬一高劑量長期使用,文獻判斷每日要超過4000IU才有可能造成失智。招名威也提醒,如果每天正常飲食,維持15分鐘曬太陽,適量補充維他命,要造成失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男性注意!吃「超級加工食品」罹大腸癌風險暴增30% 香腸、甜不辣都上榜
檸檬柳丁不夠看!維他命C排行榜曝光 營養師揭「缺C」七大後果:恐致貧血
食用8個低熱量高飽足感食物 不僅吃得飽更能享瘦不復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