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高血壓藥搞得牙齦發炎…過敏啦!

中國時報【林宏聰】 鈣離子阻斷劑影響細胞代謝,使牙齦過度增生造成紅腫。醫師建議服藥期間多刷牙,以保持口腔衛生。 「醫生,我的牙齦腫,是不是火氣大?」醫院門診發現不少高血壓病患有牙齦腫痛情形,原來是服用鈣離子阻斷劑惹的禍,醫師表示這款藥物恐造成牙齦增生發炎,建議患者換藥,或多刷牙保持口腔衛生,避免牙齦發炎。 醫師歐雅綺說,日前有位81歲阿伯到門診說他牙齦腫、每次刷牙就流血,懷疑是牙周病,但診視發現他整排牙齦都紅腫發炎,看來不像牙周病,檢查他平時服用的10幾種藥物,才確定「凶手」就是鈣離子阻斷劑。 她表示,包括抗癲癇藥「Anticonvulsants」、免疫抑制藥「Cyclosporin」和高血壓藥物中的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均可能影響細胞代謝,使牙齦過度增生,牙齦紅腫發炎不易刷牙,口腔衛生更糟,形成惡性循環。 醫師陳昭明指出,台灣高血壓患者很普遍,但並非每個服藥病患都有牙齦腫大的副作用,國外文獻顯示,第1代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約20%患者伴隨牙齦增生,而第3代鈣離子阻斷劑「Amlodipine」,則可將發作機會降至1.7-5.09%,然而不管哪一代藥物,若病患口腔衛生不良,牙齦腫大風險都會大增。 他說,如果病患持續服用此藥物,就算手術移除增生牙齦,日後也可能復發,目前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是控制口腔衛生,並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改換其他控制血壓藥物,牙齦增生情況就能獲得改善。 醫師陳文惠表示,依據中央健保局統計資料,國內門診高血壓用藥以鈣離子阻斷劑為主,占所有高血壓用藥59.3%,其中第3代鈣離子阻斷劑「Amlodipine」健保藥費支出更高達台幣27億元,可以說是台灣銷售第1名的藥品。 她說,國內服用這款藥物的患者很多,卻很少人注意它會造成牙齦增生的副作用,往往開始服藥後2、3個月就發作,呼籲病患服藥期間要多刷牙、注意口腔衛生,發現異狀就要向牙醫求助並告知可能是藥物問題,通常換用其他高血壓藥物即可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