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與陸交流投資持續升溫 中東資本助陸企把握當地發展機遇

中東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合作持續升溫,雙方監管機構、企業之間的交流與投資合作近來呈明顯加速的態勢,全球個人電腦 (PC) 龍頭聯想上周三 (29 日) 宣佈與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 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全資子公司 Alat 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中東投資機構 Investcorp 在 4 月也跟中投公司共同成立 Investcorp Golden Horizon,初始投資規模 10 億美元。

《中國新聞週刊》報導,背後股東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科威特投資局等中東豪門的 Investcorp,此次與中投公司聯手,正是中阿合作的縮影,雙方大手筆投資合作不斷,被譽為「沙漠達沃斯」的未來投資倡議 (FII) 也正在邀請全球頂尖投資人參加在 10 月舉行的第八屆峰會。

從 2023 年開始,來自中國的考察團絡繹不絕來到中東尋找機會和資金。為謀求更大意義上的接觸,中東投資者也直接繞過中間人 GP(普通合夥人)瞄準海外市場,開設中國辦公室成為他們落地的重要一站。

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和暄資本總裁張夢涵表示,若過去一年沒去過沙烏地阿拉伯,那麼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商業角度來看,你就已經過時了。

幫助中國企業出海開展全球化業務易達資本創辦人李晉吉透露,2023 年,易達資本接待去中東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 2000 家,其中包括近 200 家投資機構。今年,中東考察熱還在升溫,想要前往的代表團更積極。

中東成為美元基金主要拜訪地,除外部環境變化外,資金實力也奠定其「金主」地位。

根據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 SWFI 公佈的最新數據,全球前十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中,中東佔據 4 個席位,管理的總資產規模約佔三分之一,接近 3.4 兆美元。目前中東排名第一的主權基金為阿布達比投資局 (ADIA),管理規模達 9930 億美元,之後是 9250 億美元的 PIF,以及科威特投資局(KIA) 跟卡達投資局 (QIA) 的 9234 億跟 5260 億美元。

美國創投業者紀源資本 (GGV Capital) 管理合夥人符績勳表示,這些國家有太多的資金,願為未來買單,甚至只是為了一個願景而買單,去做一些看似很神奇的事情。

但報導指出,儘管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被視為替代美國有限合夥人 (LP) 的上乘選擇,但當前中東主權財富基金投資重心仍在歐美地區。

2023 年 6 月,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歐冠升曾在中阿企業家大會上透露,中東主權基金規模預計到 2030 年會增至 10 兆美元,目前這些主權基金中只有 1% 到 2% 的資金投資於亞洲,主要是中國市場。

持續一段時間的「中東募資熱」跟成果並不對等,僅極少數獲得中東資本青睞,有投資人透露去年中國僅 20 家左右的投資機構拿到中東 LP 的錢,募資困難背後有多重因素,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面對陌生環境,初來乍到的中國投資人不能抱有太高的期待。

張孟涵認為,過往經驗來看,中國人去中東就不是主流選擇,中東也更多是在歐美市場佈局,對中國人也不是那麼瞭解。雙方從宗教文化、行為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適應、磨合。

多位受訪投資人認為中東淘金變難的根本原因在於,除了傳統做 LP 錢生錢之外,中東主權財富基金會更多注重投資是否會對國家發展戰略有説明。投資已經成為中東國家獲取技術、人才的敲門磚。

因此,張夢涵聚焦沙特 “2030 願景” 鼓勵的行業尋找投資機會。 他找到的一個方向是汽車電池。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電動汽車主要以液態鋰離子動力電池為主,包括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等。 除了續航里程較短之外,在中東,較低的燃點也是缺點。

另外,「在場」也已成為中東國家投資時看重的籌碼。MENA Club 中東薈創辦人燕欣雨在沙特最直觀的感受是,當地投資人現在非常看重美元基金在當地或者中東是否有部署。他們在乎地理距離上的接近。這也意味著,企業和投資機構想要獲得中東資本的支援,首先得先出海到中東,到資本聚集的地方。

對於出海到中東的中國企業來說,燕欣雨認為可加強「資金 + 產業鏈」的合作模式,由中東財團提供資金和市場,中國企業輸出技術和人才,共建合作平台。借助他們的資金,更好發揮中國本土的差異化優勢業務。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