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美伊衝突,戰爭概念股剽悍

【時報-各報要聞】美伊衝突引發市場對原油供給擔憂,國際油價一度漲幅逾3%,黃金期貨亦衝破每盎斯1,540美元,從事貴金屬回收的佳龍3日股價大漲5.85%,收在19.9元,漲勢強勁。與油價連動的台塑化、聯成、華夏,股價也上漲逾3%。

法人認為,美國突襲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造成伊朗將軍等七人死亡,此次攻擊事件對於油價產生激勵效應,金價亦因避險之故大漲。

反映在台股上,除貴金屬回收的佳龍、金益鼎、光洋科3日股價上揚外,塑化類股的台塑、台達化、國喬、台化、南亞、台苯、亞聚等,紡纖股的遠東新,股價也齊步上揚。

此外,黃金等相關ETF,例如元大S&P黃金正2、元大道瓊白銀、元大S&P黃金三檔ETF,也有1~2%的漲幅。

國泰證期經理蔡明翰分析,2019年因油價表現相對較弱,且塑化產品庫存偏高,塑化產業獲利相對偏弱。但油價偏低,導致美國新增鑽油井數量下滑,供給面轉佳,使得塑化產品庫存,緩步滑落至正常水位。

伴隨庫存去化支撐,塑化現貨報價穩步走堅。其中,PVC因現貨市場貨源整體供應仍偏緊,下游市場剛性需求整體穩定,大廠開工維持在八成。

塑化產業股價普遍偏低,長線股價有望持續回升,短線因中東局勢緊張激勵油價,有助於資金流向塑化產業,因此,建議可在塑化族群分批布局。蔡明翰認為,油價上漲,煉油的台塑化受惠最直接,其次是塑化股,再來是紡纖原料。

由於油價長期在每桶60美元左右,化纖原物料聚酯、尼龍生產已不敷成本,大廠因而停產因應,造成產量變少,若油價漲勢持續,化纖廠勢必在紡纖原料價格上會有所拉抬。

至於與黃金相關的避險概念股,蔡明翰認為,攻擊事件引發市場避險需求,但就過去經驗來看,中東動亂對資金市場影響時間都不長,加上基本面影響有限,相關避險概念股只能技術面操作。

永豐期貨副總經理廖祿民則認為,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拉高,台指期呈現上沖下洗態勢,風險意識抬頭,現階段追高風險增加,建議謹慎操作。(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娟萍、彭暄貽/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