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之人 文學與共」 2023臺北文學季3月起跑

「2023臺北文學季」以「同城之人,文學與共」為題,3/4正式起跑
「2023臺北文學季」以「同城之人,文學與共」為題,3/4正式起跑
臺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希望透過文學季活動,讓民眾感受到「共」的溫暖與力量
臺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希望透過文學季活動,讓民眾感受到「共」的溫暖與力量
臺北市長蔣萬安朗讀蔣勳作品〈願〉
臺北市長蔣萬安朗讀蔣勳作品〈願〉

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2023臺北文學季」將從3月4日正式起跑,今年文學季以「同城之人,文學與共」為主題,3月到6月陸續以開幕市集、作家講座、走讀活動、文學特展、市圖好書展及文學閱影展等系列活動,在後疫情時代以「共」的概念出發,邀請民眾重新感受多向交流的美好。

 

臺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表示,文學不只是口號,更是可以穿越時空,可親可伴的存在。歷經為時3年疫情的肆虐,在春暖花開之際,城市逐漸甦醒,今年文學季策畫「共讀」、「共寫」、「共生」系列活動,讓大家體會到我們其實是攜手的生命共同體,也希望市民朋友感受到「共」的溫暖與力量。

 

文學閱影展策展人楊元鈴表示,作為壓軸活動的閱影展將能吸取到積累的能量,綻放出文學的光芒。本次希望以大島渚、西蒙波娃的相關電影呈現「意志力」,這些作品不僅是單純改編,更展現了文學如何與影像共生。楊元鈴也引用大島渚的話:「活在深海裡的魚若不燃燒自己,哪裡都沒有光」。希望大家看到燃燒過後的文學與電影,看見他們的光亮。

 

出席「2023臺北文學季」活動記者會的臺北市蔣萬安市長表示,希望讓大家在疫情趨緩之際,徜徉在文學海洋,讓所有人都能享受文學旅行。蔣市長在現場也與作家蕭詒徽、曾偉林及廖玉蕙分別以華語、越南語及臺語等不同語言接力朗讀,象徵臺北各處的多語共鳴,呈現多元共融的城市樣貌,並藉此詮釋今年臺北文學季主題的意義。

 

臺北文學季3月4日起率先由「開幕市集‧春日共遊」熱鬧揭開序幕,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邀請過手職人市集、獨立出版聯盟、獨立書店永樂座現場設攤,網羅出版、書店、手作、插畫、輕食,展現濃厚的共遊趣味。古蹟大廣間則將播放電影《海岬的迷途之家》,觀影完畢即可到「草地共讀」現場,與影評人馬欣進行交流,同時也可與作家山女孩Kit對談春天的山景與自然。作家蕭詒徽與夥伴羅妍婷則以「動物性營養Ⅱ:喉嚨借過」現場音樂演唱;而張正主持「新住民朗讀」邀請來自越南、緬甸、印尼的三位移民工文學獎得主,以各自的母語朗讀以春日為主題的文本,呈現臺北這座城市的多語共響。

 

壓軸的「臺北文學‧閱影展」訂於5月26日至6月8日在光點臺北登場,延續以「攝影機鋼筆論」的角度,今年將電影導演視為影像書寫者,以日本導演大島渚的作品、法國哲學家西蒙波娃的改編電影為主題,希望以更具突破性的「攝影機武器論」,藉由選映兩位大師對哲學與藝術思考的電影作品,將影像意志、哲思視野提供給閱聽者思辨,視攝影機為劃開現實迷霧、叩問時代意義的武器。

 

臺北文學季3月份登場的講座、走讀活動,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並保留部分名額予現場民眾,豐富且精彩的活動資訊可上臺北文學季臉書粉絲專頁或臺北市文化局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