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被中國報復下禁令,為何食品業沒在怕、農民好焦急?
撰文者:游羽棠
8月2日傍晚,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確認訪台,睽違25年再有美國政壇重量級人士來台,全台洋溢歡欣氣氛的同時,台灣超過1,400個食品業者卻陸續接到通知——商品被中國暫停出口。
「大概晚上7點多,代理商打電話通知我們出問題了,我趕快上網查工廠登記證號,才發現從『有效』變成『暫停進口』……。老實說,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名外銷中國超過10年的食品業者說,他與另外2家代工廠一起為某個歐洲品牌製造同1支產品,外銷中國,這回,2家被禁,另一家卻能出貨,「抓不到規則」。
似曾相識的情景,從2020年3月開始上演,兩岸政治氣氛漸趨緊張後,先是趕在鳳梨收成季節前禁止進口,接著是釋迦、蓮霧、石斑魚等,外銷中國占比超過整體外銷量「9成」的農產品,陸續以驗出有害生物為由,被禁止進入中國市場。
經歷無預警被禁後,許多農民驚覺政治紅利消退,「以前沒人在乎你噴什麼藥,如果兩岸關係好,出什麼都沒關係,」過去專做中國外銷生意的陳姓鳳梨農坦言,轉向經營日本、香港市場,才讓他從頭把關用藥、施肥,學習採後處理。
中國禁我食品真相?
除裴洛西,還有未繳「核食聲明」
也許,過去部分農產品被禁,的確是品質不穩定,讓中國師出有名。但為何這次連加工後的食品也遭殃?業者私下表示,同業間流傳,很多人沒把行政程序當一回事。
這名業者解釋,今年4月,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發出公告,要求銷售食品到該國的業者必須填寫「核食聲明」,保證該產品未受核廢污染。
「其實就是行政程序,但它版面弄得很小,很多人沒注意到,」該名業者與同業討論後發現,當時未繳交書面聲明者,不給補件就被禁,迄今尚未宣布補件機制。
但,相比禁止農產品出口時,農民急得跳腳,這回食品業者卻顯得老神在在。
原因有3:
第一,食品是內銷產業:盤點外銷受阻的食品大廠,中國業務占比相對低,例如:泰山、福壽、乖乖等知名業者,外銷中國業務占比皆不到5%。味全,統一等上市企業,則早在中國當地設廠製造,不受本次進口禁令規範,影響範圍小。
第二,正值食品業旺季:每年中元普渡,是食品業大事,業績約占全年3成,甚至因此帶動類股上漲。此刻國內業績正熱,占比低的外銷事業受阻,影響更小。
第三,食品保存期限長:食品經過加工,保存期限較長,不像生鮮農產品等不了,得盡快送上消費者餐桌,即使此刻稍微耽擱,補件後還是能照賣,不受影響。
被禁農產續增,企業救不完!
提升品質外銷才是正道
但,食品業不受影響,不代表台灣人能高枕無憂。8月3日一早,中國政府加碼宣布禁止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竹莢魚進口,這立刻讓農民繃緊神經,甚至,前一天只以書面回覆的農委會,也立刻由主委陳吉仲召開記者會說明。
主因是,此刻正是台灣檸檬產季,外銷量100%送往中國;8月開始,則是文旦柚的產季,68%外銷量也得仰賴中國市場吃下。白帶魚亦是100%外銷量靠中國。
陳吉仲坦言,倘若上述農產品輸中全停擺,估計會造成8億元損失,將發出農遊券促進國內消費,亦尋求企業協助加工消化。
然而,每次面臨危機都找業界江湖救急,並非正途。就有業者私下表示,「每次農委會派任務,去現場一驗,用藥常超標啊,管理根本不行……,說白了是虧本收購。」
盤點接連數次危機,其中固然有政治因素干擾,但不可諱言,部分產品的品質不到位、申請不確實等狀況頻仍,確實給予有心人士借題發揮的空間。
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很誘人,但,連續數次經驗顯示,想跟中國做生意,別再寄望政治紅利。在兩岸關係不再甜蜜的此刻,業者經營中國市場得比照其他市場的標準,照規矩來,把自己能控制的風險降低,才能確保長治久安。
責任編輯:莊𧙗端
用「0.6公分」創造1200萬美元營收!門外漢夫妻變休閒鞋新貴
移動迷宮真實版!阿拉伯打造「直線城市」,公司、商場走路五分鐘就到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中元普渡一站購足◢
拜拜懶人包 網友最愛澎湃超值組!
美食保健專區5折起!免運送到你家
中元普渡必buy 每個都好想打開吃
人氣泡麵大賞!全館89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