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心話1》「因應氣候變遷只談碳費太狹隘」 彭啟明:台灣缺的是綠色成長戰略

歐盟預定2023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日將跟進,國內ICT業者憂心忡忡。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英國、歐盟、美、日、韓等國都將氣候保護視為綠色成長機會,紛紛提出綠色成長戰略,台灣應該趕快提出自己的綠色成長戰略,這是台灣轉型的大好機會!」

去年11月16日,副總統賴清德的官邸有一場重要餐會,台灣8家科技產業負責人,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光寶科技副董事長陳廣中、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等人齊聚一堂。多位高科技業者表示,「氣候保護越來越重要,台灣身為國際供應鏈的一環,必須朝向低碳經濟,但是政府的動作實在太慢了。」

當天應邀與會還包括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當時英國駐台代表唐凱琳(Catherine Nettleton)等人。會中有人直言,台灣對外說,「Taiwan can help」,但是在氣候議題方面,台灣一直沒有具體的作為。由於高科技業者表達對氣候議題憂心忡忡,於是,在賴清德的鼓勵下,催生了「台灣氣候聯盟」。

賴清德催生「台灣氣候聯盟」 科技產業領軍邁向低碳轉型

賴清德去年開始到各大高科技公司展開請益之旅,傾聽業者的聲音,幾乎每一家都說,目前最大問題是因應氣候變遷,必須結合供應鏈減碳,但個別公司很難推動,因此在賴清德的邀請下,8家高科技業者負責人聚在官邸一起討論。

「台灣氣候聯盟」的基本成員最初以台北市電腦公會的高科技業者為主,不包括台積電。賴清德認為,應該邀請台積電參加,壯大陣容,因此打電話給劉德音,促成了8家業者的聚會。

「台灣氣候聯盟」在今年6月成立,推舉海英俊擔任會長,彭啟明擔任秘書長,結合8家科技產業的力量,輔導旗下逾4000家供鏈廠商邁向低碳轉型,利用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減碳,創造低碳商機。初期目標,朝向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和全球電動運輸倡議EV100而努力。

「台灣氣候聯盟」每兩周定期舉行會議,邀請政府官員、國際專家進行專題講座、交流。彭啟明指出,疫情期間,這些活動主要以線上方式進行,由8家科技業者代表、永續長等人員參加,而賴清德只參加了一次,即去年11月8家科技業負責人在官邸的首次聚會。

台灣氣候聯盟第一次聚會。(台灣氣候聯盟提供)
台灣氣候聯盟第一次聚會。(台灣氣候聯盟提供)

台灣氣候聯盟去年11月16日在副總統賴清德官邸舉行第一次聚會,8家高科技業者代表,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等人參加。(台灣氣候聯盟提供)

台灣氣候聯盟建議政府盡速公布2050國家淨零路徑

經過幾個月的交流,「台灣氣候聯盟」達成幾項共識,首先,建議政府盡速公布2050國家淨零路徑,每5-10年滾動修正目標與預算,企業才有明確的法遵依循方向。其次,企業急需取得穩定綠能。第三,打造永續供應鏈,聯盟可協助發展線上學苑課程,相互學習成長。第四,將發表政策白皮書,向政府提供氣候與永續政策建言;積極參與國際氣候保護組織,與國際接軌,彰顯台灣對低碳永續的重視。

今年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6將於11月初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彭啟明指出,「台灣氣候聯盟」將會參與,由8家科技業者分享輔導供應鏈減碳的決心與實際作法。

彭啟明自2013年起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他表示,「台灣氣候聯盟」未來將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會議(例如申請成為UNFCCC觀察員),學習各種進步的觀念與作法。

蘋果等國際品牌宣布碳中和時間表 台灣業者不能置身事外

「面對碳關稅時代,ICT產業位居海嘯第一排。」彭啟明指出,台灣的電子產品與資通訊產品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的53.5%,歐盟一旦課徵碳關稅,美、日等國都會跟進,必須一併考量,台灣ICT產業所受到的衝擊不容小覷。

他表示,蘋果公司去年已宣布,2030年將達到碳中和,屆時每支iPhone必須零碳,台灣許多高科技業者是蘋果的供應鏈,壓力非常大。除了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等國際品牌也紛紛宣布達到負碳排、碳中和的時間表,台灣的業者當然不能置身事外。

全球逾130個國家承諾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其中,英國、歐盟、日、韓等國都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值得注意的是,多個國家提出綠色成長戰略。

彭啟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提出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氣候相關預算;韓國總統文在寅上任後,提出綠色數位新政,5年的預算規模相當新台幣3兆元,平均每年約新台幣6000億元;日本在前首相菅義偉任內,提出綠色成長戰略,預算規模2兆日圓(相當新台幣5000億元),希望引導民間資金15兆日圓投入低碳產業。

20211006-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專訪。(蔡親傑攝)(錦芳專訪用)
20211006-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專訪。(蔡親傑攝)(錦芳專訪用)

彭啟明自2013年起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他表示,「台灣氣候聯盟」未來希望參與國際氣候會議,學習各種進步的觀念與作法。(蔡親傑攝)

彭啟明:氣候議題橫跨各部會 環保署的層級是不夠的

「台灣應趕快提出綠色成長戰略。」彭啟明指出,台灣不能只有口號,必須有清楚的綠色成長戰略,透過公私協力,帶動民間投資與成長。氣候議題橫跨各部會,必須有較高層級的專責單位,環保署的層級是不夠的。

舉例來說,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設立氣候變遷支持辦公室,任命前環保署長吉娜.麥肯錫(Gina McCarthy)擔任白宮氣候顧問,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擔任氣候特使,建立氣候戰鬥團隊,提出「建設美好未來」計畫,總預算達1兆美元,其中3500億美元與氣候政策相關。

在美國,拜登政府將氣候議題視為創造就業的機會,提出擴大基礎建設計畫,設定2035年實現零碳電力的目標,擴大對企業與消費者的清潔能源、電動車的租稅抵免;將招募民間氣候部隊,讓新一代美國人致力於保護土地、水域,增強社區復原力,創造高薪工作。拜登政府同時提出正義40倡議,聯邦政府對氣候與清潔能源的投資,至少40%提供給弱勢社區,創造新的經濟機會。在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環保署談如何課徵碳費,缺乏整體戰略,實在太狹隘。

至於日本的綠色成長戰略,彭啟明指出,日本從預算、稅制、金融、國際合作、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研發等多面向進行,發展國際綠色金融中心,不僅要開拓國內市場,還要開發新興國家等海外市場。

彭啟明認為,「政府如果提出綠色成長戰略,提撥適當預算,引領民間投資,氣候變遷將是台灣轉型的大好機會。這是台灣除了半導體之外,下一個翻轉的大商機。」

「掌握氣候商機 官方決策者應換位思考」

針對台灣的綠色成長戰略,彭啟明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政府透過政策與預算,與民間共同合作,公私協力對抗氣候變遷,創造企業轉型商機與就業機會。其次,氣候變遷是跨領域議題,建議由總統府設立綠色戰略委員會,統籌相關事宜。第三,每年投入3000至5000億元預算規模,帶動民間投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低碳經濟時代來臨,同時開啟了數位轉型龐大商機。彭啟明說,企業要帶領上、中、下游數千家廠商定期記錄碳足跡,透過數位平台加以整合,以利隨時彙整查詢,及時掌握最新的數據。不過,目前國內許多廠商仍然以個別的報表呈現,尚未數位化,因此,邁向低碳經濟的過程牽涉數位與綠色轉型,必須同步進行。綠色數位轉型過程中,將創造許多高薪的工作機會。

「台灣要邁向綠色數位新世界,必須把握轉型契機,決策者必須換位思考。」彭啟明強調,「換位思考說起來容易,用普通努力是做不到的。」台灣對外表示要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能空喊口號,或停留在討論課徵碳費的層次,目前最欠缺的是綠色成長戰略。

(延伸閱讀:名人真心話2》看天吃飯的創業家!彭啟明掌握天機 把氣象變成好生意

20211008-SMG0035-謝錦芳_A彭啟明小檔案
20211008-SMG0035-謝錦芳_A彭啟明小檔案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名人真心話2》看天吃飯的創業家!彭啟明掌握天機 把氣象變成好生意
相關報導》 謝錦芳專欄:張安平的兩本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