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家帶領你財富自由?當心投資型詐騙!【獨立特派員】

投資話術誘人 詐騙集團如何布下天羅地網?

財經名人不堪其擾紛紛跳出來打詐,因為最近詐騙實在太猖獗,無辜的民眾被騙得苦不堪言。尤其是投資型詐欺,已經在全部類型的詐騙裡,名列為2024年1到3月財損的最高項目。在經常以假亂真的網路世界裡,究竟大家該如何讓自己遠離詐騙陷阱,是眼前的迫切課題。

電商工程師賴先生觀察,詐騙集團會要求投資者,今天下午三點半前,錢就要到,不然就會再換一個帳號。很明顯的,一間正常的投顧公司不會這樣一直更換帳號。

一般來說,假投資的詐騙流程就是從歹徒的詐欺機房,以通訊軟體誘使被害人投資,還標榜保證獲利、老師帶你飛、高報酬等話術,再要求被害人註冊假的投資平台。隨後調整後端數據營造獲利假象,誘使被害人投入更多的資金,等到被害人發現投資平台無法出金,或是假網站遭到警方封鎖,已經來不及,被害人血本無歸。

受害人X先生坦言,當下的感覺非常沮喪,而且會覺得人性怎麼這麼可怕,連知名的軟體都會有詐騙的人在裡面。

其實投資群組成員大部分都是詐騙集團埋下的暗樁,平常分享股市分析,讓民眾誤認為是正當學習的投資群組。

被害人X先生當初加入知名的投資軟體,誤信了投資等級相對於自己高很多的分析師,一步一步邁入詐騙陷阱。(圖/獨立特派員)
被害人X先生當初加入知名的投資軟體,誤信了投資等級相對於自己高很多的分析師,一步一步邁入詐騙陷阱。(圖/獨立特派員)

投資須步步為營 避免落入詐騙圈套!

進入群組後,立刻有美少女專人服務,每天親切的噓寒問暖,再慢慢誘導被害人進入詐騙集團精心設計的APP投資平台。以假亂真的漲跌數字,幾乎和台股連動,接著每天有人報明牌,還要被害人絕對保密。雖然剛開始小賺,後來卻虧大錢,但詐騙集團還會推出彌補之前虧損的補救計畫,希望被害人有高達300%的盈利。

受害人X先生回想,虧錢當下是非常氣憤的,所以詐騙集團專員就會跟你說情說理,提出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補救損失。他會請助理提供連結,然後要求被害者匯款到指定的帳戶,從裡面獲得利潤。

資安專家林彥伯指出,詐騙集團在要求被害者加入之前,還會說因為依據金管會、銀行局的規定,要做任何投資之前,必須要簽一張投資同意書,因此一般民眾到簽約這一段就會完全相信。

不只用假的公文或地檢署函件取信被害人,詐騙群組裡炫富、炫車也是慣用伎倆。但當被害人要求提領本金及獲利時,卻遭以百般藉口無法出金,才驚覺遭到詐騙,等到當事人開始質疑時,就會被踢出群組。

目前詐騙手法越來越多元,不只有假冒名人,還有百百種不同的方式,吸引被害人注意,讓受騙者散盡家財,甚至家破人亡。(圖/獨立特派員)
目前詐騙手法越來越多元,不只有假冒名人,還有百百種不同的方式,吸引被害人注意,讓受騙者散盡家財,甚至家破人亡。(圖/獨立特派員)

詐騙案頻傳已成國際趨勢 打詐新四法如何執行?

為了打擊詐騙,行政院會這次通過,並送交立法院審議的打詐新四法,包含打詐專法《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以及配套的《科技偵查及保障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洗錢防制法》等立法與修法草案。

草案規範,未來大型網路平台業者,像是LINE、臉書、抖音、Google等境外公司,如果沒有設立法律代表人,或是不配合移除下架詐騙廣告,依法可罰新台幣250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且情節重大者可降低流量,甚至限制接取,也就是形同封網。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分析,在詐欺的成長曲線裡面,投資詐欺的件數增加非常多。尤其是疫情之後,包括美國、英國、新加坡,上升的幅度都在180%以上,新加坡上升了280%,台灣是140%,所以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當詐騙成為全球問題,手法和話術還不斷推陳出新,想要反擊,各界配套需要滾動式調整。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詐騙集團不會就此消失,反而只會更加厲害,重要的是,民眾得要隨時保持警戒!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北市1女加群組投資股票 遭詐1500萬有去無回
疑AI深偽仿聲詐騙 專家:講話5秒即可擬真7成
詐騙暴力集團警逮16嫌 58被害人獲救另3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