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侯友宜好感度回升 金溥聰助侯站穩選戰主軸

image source:FB/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

文/錢震宇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接受國民黨徵召後,面對挺韓、挺郭派的不同聲音,外有民眾黨及民進黨的雙重夾擊,加上團隊重整、重新磨合,導致民調一直無法有效提升,但隨著侯友宜找來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操刀後,情況已有明顯不同。這個轉折點,就是從侯友宜上《少康戰情室》提出包括兩岸、兵役、能源等重大政策開始,把一度陷入徵召爭議的侯友宜拉回選戰主軸。

金溥聰入陣調整節奏步調 侯友宜抓回主導權好感度微幅增  

根據《網路溫度計》《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日期:2023/6/15~2023/7/13),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侯友宜的好感度從0.31爬升到0.35,增加了0.04;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好感度則維持在0.32,沒有變化;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好感度則是從0.32增加到0.38,增加0.06。這對侯陣營來說,不啻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好感度也許不會即刻反映在民調數字上,卻可以看出參選人與選民間的互動增加,而且是好的互動。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侯友宜慢慢抓回議題的主導權,這就是金溥聰要的節奏跟步調。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侯友宜、柯文哲日聲量互有高低 賴清德慘遭輾壓

此外,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分析柯文哲、賴清德及侯友宜近兩週(日期:2023/6/27~2023/7/13)聲量趨勢變化,其中侯友宜以79萬2,969筆,贏過柯文哲的78萬4,446筆,而賴清德則只有46萬2,212筆。以聲量來說,侯、柯輾壓了賴清德,多了將近一倍。

進一步分析聲量時間變化,侯友宜聲量最高的一天是7月4日,是他發文反對民進黨「3+1政策」,強調沒有反對現行兵役延長一年。他強調,前提是他當選後,讓兩岸和平,氣氛和緩後才會恢復4個月兵役,當天聲量飆高到8萬2,105筆。前一天侯友宜接受趙少康專訪,聲量也逼近7萬筆,成為那幾天媒體討論的重點。

賴清德聲量最高的一天,則是在7月9日,有4萬6,531筆,不過卻是因為殺警嫌犯易寶宏服外役監議題,民進黨遭到輿論抨擊,賴清德隔天趕緊滅火,強調重刑犯應該要實實在在服完徒刑,不能走旁門左道,試圖消減民眾對綠營的怒火。

至於柯文哲聲量最高的一天出現在7月10日,聲量來到8萬853筆,但一樣是因為負面議題。原本柯文哲要在北流辦募款演唱會,被北市府拒絕,感嘆世態炎涼,還說「通常這種事,太監就解決掉,不會到皇上那。」隔了兩天,柯文哲終於道歉,但聽得出來頗有怨言。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侯友宜勝選下一步?從造勢找回藍營內部信心開始

基本上,有討論就會有聲量,但金溥聰進駐團隊前的侯友宜,外界討論侯友宜的機會真的不高,每次被人提起總是因為郭台銘又見了誰?或是臉書又寫了什麼?黨內誰又開始再策動要換侯,搞到烏煙瘴氣,侯友宜支持者就算想力挺也不敢表態,要支持也沒有甚麼政策可以拿來說服其他人。

金溥聰進來後,很快地找到選戰節奏,也快速的了解侯友宜目前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要抓回基本盤、穩定支持者的心,所以侯友宜利用專訪的時候很清楚的宣布重要的政策,包括九二共識跟核一重啟、核二、核三延役,去除藍營雜音,拉開跟賴柯之間的差異,也找回深藍對侯友宜的信任。

相較賴、柯,侯友宜可以運作的彈性空間更大,重點在於黨內要角的歸隊以及各立委參選人的態度,所以這部分將成為侯的下一步,找回藍營內部對侯友宜的信心,在各地方及全代會開始造勢。

選戰還有時間,愈到後期才是各陣營真正展現實力的時候,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06月15日至2023年07月13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累積超過30億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群平台、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

研究方法: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柯文哲、侯友宜、賴清德』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網路好感度」(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網路好感度: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系統利用語意分析對每篇主題文章進行正面、負面、中立的情緒判讀,並計算正面聲量與總聲量之比率。

名家介紹 錢震宇

我喜歡寫字,而且是那種用筆寫出來的文字,因為寫字的時候人會思考,從一個人的筆鋒可以看出他是什麼樣的人;我也喜歡寫文章,因為寫文章表示你有觀點,有真正的去了解一件事,然後轉化成可以理解的文義,分享給其他人。

當了十年記者,經歷過社會大小事、採訪過各式各樣的政治人物,聽他們的故事,寫我相信的事實。後來從紀錄者變成實踐者,擔任政治人物的發言人及幕僚,看著政治更迭、媒體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繼續寫字。至今堅信有溫度的人才能寫出有深度的文字。

延伸閱讀

716遊行倒數計時黃國昌捲土地爭議聲量飆高 柯文哲、賴清德好感度墊底

換侯?柯侯配?金溥聰掛保證「不可能」再批鄭麗文為何要鬧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偵結不起訴 侯友宜點名賴清德:造謠者撕裂社會情感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

加入網路溫度計電子報臉書粉專IG官方帳號,追蹤最即時火熱的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