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中國需要繼續學習新加坡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訪華,與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四常委見面,中方對其待遇之隆重, 頗為少見,時間又在中共19大及李顯龍訪美之前,凸顯中星關係面臨新契機。

新加坡作為中國海外唯一以華人為人口主體的主權國家,雖然戲稱自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小紅點」,但威權體制下取得的經濟繁榮、種族和諧、社會穩定,一直是同宗同源、氣質相近的中國大陸心儀甚至模仿的對象。

鄧小平1978年訪問新加坡後頗為震驚,據李光耀回憶,鄧小平「在1978年所看到的新加坡,為中國人要爭取的最基本成就提供了一個參考標準」,甚至在1994年南巡講話後,鄧小平順路考察珠海時,也評論說:「珠海有點像新加坡了」,後來雙方共同打造的中國─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一度領中國開發區發展模式之先。

對中國行政體制和幹部隊伍影響最大的,是1992年從南洋理工大學開始的中國大陸官員短期培訓。由於學員級別較高,外界俗稱「市長班」,培訓重點包括公共管理、管理經濟、城市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和社區管理等。截至2011年底,南洋理工大學已為中國各級政府培養了1100多位碩士生、結業人數更突破1萬1000人,傑出校友包括中央候補委員、省委常委、副省長、副省級後備幹部、遍布全國的市委書記、市長、廳長和司局長。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反腐風聲鶴唳、官場風雲動盪、三公經費巨幅縮減,官員海外留學也被波及,南洋理工大學的「中國市長班」名存實亡,舉步維艱,從原來的挑挑揀揀變成了自己要主動出擊,招生成了老大難。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成了世界老二,官員心態膨脹,滿心滿眼都想挑戰太平洋彼岸的巨無霸─美國,哪還有多少人看得上身邊的「小紅點」?

但從中國所面對的複雜多變、波詭雲譎的國內國際局勢看來,更有必要向新加坡學習。從具體操作的「器」的層面,新加坡所擅長以及早期培訓項目所注重的,集中在環境保護、公共房屋建設、城市規劃等方面,無一不是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的焦點和壓力所在,舉全國之力嚴防死守,還危機事件頻發。尤其是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制度,實現「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穩定的源泉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學了多少年還沒畢業的課程。

從「道」的層面,新加坡的法治舉世聞名,有口皆碑。就算一輩子威風凜凜、全國人民衷心擁護的李光耀先生,面對反對黨、面對挑剔的媒體,也是挺身而出,親自出庭為自己辯護,為新加坡法治代言,這比中國大陸法律讓位於權力、法律淪為官場鬥爭工具的政治文明,要文明和有理有據得多。

中國在過去許多年的輿論整肅和學理辯論中,每當提到學習新加坡或其他政治文明,很多官場乃至學界人士喜歡用「中國特殊論」作為擋箭牌,無非就是中國人多,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等等等等,要想像新加坡一樣做到隨地吐痰、在限定場所外吸菸都要嚴格執法是不可能的,回顧歷史比如計畫生育,定睛現在比如網絡封鎖,政府都抓得很到位,所以法治在中國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樣,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作為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