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做好透析?管的監控與追蹤 避免透析?管無法使用

工商時報【吳重寬(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台灣洗腎人口超過八萬人,血液透析佔透析人口八成以上,這些病患需依賴血管通路來執行透析治療,血管通路為其生命線,良好的血管通路能提高透析質量並改善生活品質與病人存活。長期血透病人其血管通路包括自體與人工(動靜脈)?管(fistula與graft)和永久性導管(Perm-cath)。針對血管通路通暢率、血栓產生率與感染率,最佳的為自體?管而人工?管次之。不過自體?管建立後,至少需六周以上成熟時間(血管養成),且高達百分之二十至六十的?管無法成熟。 造成?管功能喪失與自體?管無法成熟最主要的原因為血管通路的狹窄與血栓產生。對於?管的狹窄,而經皮氣球血管擴張術(PTA)為一安全與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於未成熟的動靜脈?管與血栓,也可經由經皮氣球血管擴張術救援,讓?管仍成熟使用。 透析護理師與醫師會監控(monitoring)血管狹窄與血栓,讓病患了解警訊: ﹝1﹞上針前,評估血管通路震顫有無(停掉了?),是否不易打針(上針困難?),新生血管瘤 (打針處血管逐漸擴大?) 。 ﹝2﹞透析時,血管通路能否維持洗腎時的血液流速(流速不足?),透析機顯示的靜脈壓是否持續超過180-200 mmHg,有否連續跳針。 ﹝3﹞拔針後,止血是否超過30分鐘。 不過這些問題發生時,?管常狹窄已嚴重甚至產生可怕血栓,導致無法進行透析,影響透析品質與生活,嚴重的會無法執行經皮氣球血管擴張與血栓溶解術的搶救,造成病人需再接受永久性導管置放或新動靜脈?管手術。 研究顯示除監控外,科學方法定期追蹤(surveillance)血管通路的型態與流速,能顯著減少血栓發生、永久性導管置放或新?管手術。目前本院採取超音波稀釋法與周邊血管超音波執行定期追蹤與評估?管的成熟,讓透析病人與照顧醫師,早期發現問題與早期治療。 定期追蹤狹窄警訊: ◆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指南,透析?管通路流量(access flow),自體血管流量小於500 ml/min或人工血管流量小於600 mL/min或通路流量四個月內降低25%,須早期介入治療狹窄,避免嚴重的狹窄與血栓。 自體?管成熟標準: ◆自體血管流量大於600 ml/min,直徑大於0.6 cm,深度小於0.6cm,以及可辨別的邊緣。如六週未達標準,及早經皮氣球血管擴張術的救援,讓?管能及早使用,減少永久性導管置放時間與中央靜脈狹窄併發症。 吳重寬小檔案 ◆現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新光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 ◎高雄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經歷: ◎新光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新光醫院腎臟科總醫師與臨床研究員 ◆主治專長: 1.一般腎臟疾病與腎炎、電解質異常、高血壓與糖尿病 2.尿毒症病人治療與照護 3.血液與腹膜透析病人治療與照護 4.腎臟移植病人治療與照護 5.血管通路(動靜脈?管)的管理、監控與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