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超音波預估胎兒體重

工商時報【楊珮音(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小芳產檢時30週醫生照超音波告訴小芳寶寶胎位正,預估體重1400克;過了一個月34週醫生照超音波告訴小芳寶寶胎位還是正,但預估體重2600克,小芳一個月內體重增加了4公斤,醫生要小芳好好控制體重避免小寶寶將來太大、不好生,小芳內心很疑惑小寶寶在肚子裡的體重是如何算出來的?會準確嗎? 胎兒體重如何由超音波預估 在第一孕期14周之前,胎兒主要是評估頭到臀部的長度,稱之為頭臀徑(CRL)。這時是沒有預估體重的。到了第二第三孕期之後才有預估體重的產生。BPD(Biparietal diameter):是指胎兒頭骨橫徑;AC(abdominal circumference):是指胎兒腹圍的長度;FL(femur length):是指胎兒大腿骨的長度;HC(Head circumference):是指胎兒的頭圍;這些英文大寫字母就是每個英文抬頭的縮寫。小朋友胎兒的體重就是從這些數值推估出來的。 目前最廣為使用得是雪帕以及海德洛克(Shepard's and Hadlock's)方程式,現今的超音波,都十分先進,會內建軟體可以在醫師量測出這些數值後加以自動計算出胎兒體重。根據統計,雪帕此方程式可以在大部分約八成五的胎兒身上推估出約10%誤差內的數值;而海德洛克方程式藉由增加三個胎兒參數,可降低約15%到25%的誤差,更加增進預估體重的準確度。另外再與生長曲線圖(是由出生之新生兒統計出來)相比較,就可以知道胎兒在這個週數的生長發育情況,相對於其他這個週數的小寶寶是比較大?還是比較小? 胎兒生長 一般來說,胎兒生長速率大概是十五週時每天增加五公克,二十四週時每天增加十五到二十公克、三十四週時每天就增加三十到三十五公克。所以小寶寶在肚子裡,每一時期長大的速率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在後期體重才會快速增加。 每個胎兒的生長又會根據父母遺傳、營養攝取、種族、母親是否罹患影響胎兒之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而有所差異。例如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咪,懷孕期間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寶寶一直大量的儲存醣分就會造成胎兒較大,不好生產;此外,出生後寶寶也有可能一時不適應脫離母親高血糖狀態仍然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反而導致寶寶自己低血糖,造成寶寶危險。 何謂胎兒過小?胎兒過大? 胎兒過小是指胎兒的體重相對於這各週數的其他胎兒落在最下十個百分點,也有人指落在最下三或五個個百分點或者低於兩個標準差以下;胎兒過大是指胎兒的體重相對於這各週數的其他胎兒落在最前面十個百分點,而巨嬰的定義則是體重超過4000公克。 超音波預估胎兒體重準不準確? 回到小芳問題,大部分胎兒預估體重的誤差控制在7-10%內是可以接受也非常常見的。但是有些胎兒約一成到一成五並不完全適用這方程式,所以就會出現出生體重與預估體重誤差有15-20%的情況發生;就會有傳言出生體重是預估體重加減五百公克的狀況發生。大部分寶寶其實誤差沒那麼大,目前台灣足月38週出生體重平均約在三千初公克,預估體重落在2800至3500是正常的。 飲食部分要均衡飲食,懷孕中後期加強多一份蛋白質攝取如一杯兩三百毫升鮮奶,少高油高糖如奶酥麵包、含糖飲料、高甜度水果,水分及纖維質要足夠以及睡眠要充足。再加上定期產檢就萬事ok,如果有疑惑就請教醫師,不要憋在心裡自己擔心或是道聽塗說,自己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