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華民國「行凶」?

作者:on.cc東網-黃奎博 (政大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八田與一(はった よいち),這位日本殖民台灣的建設功臣,最近在台灣很紅,因為台南市曾文水庫有一座紀念他的銅像被斬首了。

八田與一,這位日本殖民台灣的建設功臣,最近在台灣很紅,因為台南市曾文水庫有一座紀念他的銅像被斬首了。(翻攝圖片)
八田與一,這位日本殖民台灣的建設功臣,最近在台灣很紅,因為台南市曾文水庫有一座紀念他的銅像被斬首了。(翻攝圖片)

有一家標榜獨派立場的媒體,把這件事情稱為某某人對銅像「行凶」。

也有老闆在中國大陸生意做很大的媒體,稱警方連夜把「凶刀」從台東運回台南。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行凶」指的是「傷害別人的行為」。至於「凶刀」,自然就是行兇時所用的刀了。

既然用了「凶」這個字,看來八田與一銅像是真的被傷害或被殺了,只不過銅像不是人,用「行凶」或「凶刀」都是不對的。

所以,如何對一座銅像「行凶」?其實只要中文程度不好就可以了。

好了,認真的講,向八田與一銅像和蔣中正、孫中山銅像「行凶」的人,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非政治人物,雖然他們激化了社會或族群的對立,但只要敢公開承認犯行並接受法律調查和制裁,頂多背上毀損公物的罪名,造成的影響有限。

可怕的是第二種,也就是政府首長或其官員。

他們不公平處理那些案件,甚至片面解釋歷史、罔顧民族大義,任憑其支持者陷入被偏狹的觀點所誤導的仇恨漩渦裏。

這種對中華民國採政治凌遲型的「行凶」似乎愈來愈常見。

這些首長或官員領中華民國俸祿,還默默或公開的對中華民國「行凶」,想從歷史挖光國家的根,卻無法建立新的民族和主體性,以彰顯台灣和中國或中華民國的不同。

他們將八田與一或可以拿來彰顯台灣(獨)主體性的人事物,解釋為歷史的、非政治的;

他們對於蔣中正或孫中山等與中國或中華民國產生連結的人事物,常常政治化處理,最後不僅棄之如敝屣,還想盡辦法將之藏匿、邊緣化,絲毫不見處理「公務」應有的態度。

與因為中文不好而對這些歷史人物的銅像「行凶」的人相比,前述政治人物或其下屬官員故意的那些狹隘或錯誤解釋、偏差對待,其實是對中華民國「行凶」,更可惡!

更多東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