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奇告別|泰坦巨神的奇幻旅程 Tim Duncan

image

1912 年,以希臘神話中泰坦巨人(Titan)為名、號稱「上帝也沉沒不了」的超級郵輪—鐵達尼號(Titanic),於 4 月 14 日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的首航途中,不幸撞上冰山沉沒,這場世紀船難震驚全世界。1997 年 12 月,同名電影《鐵達尼號》,在加拿大名導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的操刀下,泰坦郵輪再次航向全世界,至今創下累積 21 億美金的票房,雄踞影史最佳紀錄多年,同樣轟動全世界。


是,我要開始講籃球了。在《鐵達尼號》電影魅力席捲全球的同年、同月,來自威克森林大學的 21 歲泰坦巨人提姆·鄧肯(Tim Duncan),以選秀狀元之姿加入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鐵達尼號》上映的首月,正是鄧肯菜鳥年出賽的第一個月,他立即拿下聯盟單月最佳新人,雖然職業生涯沒有賺進 21 億美金,但這個背號 21 號的沉默巨人,自此展開在 NBA 長達近 20 年的低調統治。


拿鐵達尼號比擬鄧肯,除了因為都是泰坦巨人具體形象的呈現,更有一點就是鄧肯擅長游泳,出身美屬維京群島聖克羅伊的鄧肯和其姊特瑞西亞都是游泳健將,姊姊拿過 1988 年夏季奧運金牌,克紹箕裘的鄧肯也是游泳健將,Tim ,確實是名符其實的「永不沉沒的 Titan」。


若照原劇本鋪排,鄧肯可能成為航向世界的游泳選手,但一次侵襲聖克羅伊的重大颶風災害徹底改變鄧肯的人生航道,颶風摧毀島上訓練用的標準游泳池,如果鄧肯想繼續游泳,必須改在海上練習,這位「永不沉沒的巨人」雖然不害怕冰山,但卻對鯊魚有著深切恐懼。


此外,他在 14 歲時又遭逢人生打擊,慈愛的母親在 1990 年因乳癌過世,臨終前遺願是希望鄧肯不管從事什麼運動,一定要拿到大學學位,於是 1991 年起, 15 歲的鄧肯放棄游泳,專心從事籃球運動,自此他再也沒有轉換職業跑道。

image

九年級才開始打籃球的鄧肯,因為身高的快速成長,讓他必須先克服在球場上移動速度、敏捷度、協調能力不佳的劣勢,在高中畢業前,他逐漸綻放優質長人的光芒,以聖克羅伊明星前鋒的身份前進威克森林大學。他在威大期間就讀心理學系,並堅守母親遺願完成大學學業,完整大學教育和心理學科,對他日後征戰球場增強抗壓性極有幫助,無怪乎日後總能在大場面中堅若磐石。



90 年代後期遍地提前棄學加入 NBA 選秀的風潮中,鄧肯成為少數堅持完成學業的頂級球星,他挾大學年度最佳球員(約翰伍燈獎)威勢,投入 1997 年 NBA 選秀會,成為各隊寧戰績擺爛也必須爭搶的狀元首選。



此時,他與聖安東尼奧的緣分正式開啟,馬刺隊從 80 年代末期,在頂級中鋒「海軍上將」羅賓森(David Robinson) 的坐鎮下成為西區強權,但 1996-97 賽季大羅因背傷缺陣達 76 場,馬刺戰績一落千丈,加上鄧肯的誘因,馬刺以半放棄的狀態拿下 22 勝 60 負,聯盟倒數第三的戰績,比馬刺戰績更差的灰熊和賽爾提克,分別只拿下 14、15 勝,但只能說上天不眷顧,此二隊注定與鄧肯無緣,兩隊的 GM 只能眼巴巴地著看著馬刺總管幸運抽中狀元籤,毫不客氣的取走未來 20 年的霸業基石。



從 97 年鄧肯加盟起,銀黑軍團馬上重回強權之列,鄧肯身披馬刺戰袍 19 年歲月中,馬刺從未錯過季後賽門票,除 99 年封館的短賽季外,馬刺每年戰績都在 50 勝以上,只要鄧肯在陣,馬刺隊每年都是冠軍大熱門。19 年的馬刺生涯中,鄧肯拿下新人王、兩屆最有價值球員、一次得分王、三度冠軍戰 MVP、五次歐布萊恩冠軍金盃;此外,他個人生涯累計 26,496 分、15,091 籃板、3,020 阻攻的成績,都在 NBA 生涯排名前 15 名內,更是馬刺隊史攻守紀錄的保持人。



過去我始終有個疑問,是鄧肯的沉默統治,造就了馬刺實而無華的球風?還是名帥帕波維奇(Greg Popovich) 的執教風格,強化了鄧肯的低調沉默?在鄧肯退役的時候,我認為較為貼切的說法是:「馬刺和鄧肯的球風、個性,本就是天造地設的組合。」他們深化了彼此的特質,緊密的結合,堪稱領袖與霸權的天作之合,鄧肯加盟以後,帶領馬刺扭轉自 1976 年加入 NBA 以來一冠難求的隊史命運,19 年間五奪 NBA 總冠軍,這是在「冰人」葛文(George Gervin) 和「海軍上將」羅賓森的時代,都無法完成的成就,也只有鄧肯在陣時可以實現。

image


90 年代末期公牛王朝夕陽餘暉,搖擺型飛人布萊恩、麥格瑞迪、卡特; 腳踝終結者艾佛森、馬布瑞等巨星大行其道、縱橫天下的時代,馬刺在鄧肯無聲的領導下,堅持樸實與一成不變的球風,打出最耀眼的團隊成就。他們曾是台灣各大 NBA 論壇中公認最無趣的球隊,在包溫(Bruce Bowen)擔任後場大鎖的那幾年,馬刺不僅無聊,更是「骯髒」的代名詞,但在飛人們翩然落地、雙能衛紛紛凋零的世代交替後,這位「上帝也無法讓他沉沒」的泰坦巨神依然穩如磐石,帶領銀黑軍團不斷逐鹿冠軍金盃,在 2015-16 年賽季,馬刺以 67 勝 15 敗創下隊史最佳成績,難以置信的是,此時球隊的核心,仍是年逾不惑的泰坦巨神鄧肯。



鄧肯在球場上二十年如一日的穩定,除了與他規律簡單的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也和其低調沉穩的個性,樸實無華的球風脫離不了關係,他向來不是會不斷衝擊油漆區的禁區猛獸,但這並不表示他是害怕肢體碰撞、不斷往外打的大後鋒。鄧肯是極其聰明的球員,他會在應當撕裂禁區時向內攻擊,如無必要碰撞,他也能以簡單純粹的手段拿到兩分。



鄧肯樸實的個性與球風同樣著名,喜歡 NBA 的人都略知一二,他在場上幾乎沒有情緒起伏,大多時間都是一號表情,他不像歐尼爾(Shaquille O'Neal)那樣在油漆區採極具侵略性和殺傷力的威壓打法,但他在兩翼 45 度角的中距離擦板投射、小鉤射高度精準,低位面框、背框單打與包夾時的分球視野、擋拆配合等能力都堪稱教科書,同時又具備強心臟和領袖氣質,雖然重視團隊打法,但需要他當仁不讓的關鍵時刻,出手也毫不手軟。如此特質,讓他成為帕波維奇心中最強的王朝核心。



2016 年,布萊恩(Kobe Bryant)發表退休宣言,黑曼巴就此展開巡迴告別之旅,在眾人致敬與歡呼聲中風光引退,而那位「上帝也無法讓他沉沒」、屢次以「未來是你的」迷惑後起之秀的巨神鄧肯,在 2016 年自由市場消息沸沸揚揚之際,無預警拋下退休宣言,低調的震驚了全世界。



他沒有給全世界球迷透過引退賽向他致敬和告別的機會,一如過去二十年的處事風格般沉默而低調。這個出世於上世紀末的巨神,在二十一世紀社群媒體發達年代最霸佔版面的一日,正是他離開 NBA 的那一天。1912 年的鐵達尼號已然遠去,而 1997 年稱霸影史的《鐵達尼號》和同年航向 NBA、永不沉沒的 Titan Duncan ,雖然都光榮除役,但宿昔之風華典範,已成經典之作,永垂青史。



最後,分享關於鄧肯的一些小花絮,希望喜愛他的球迷不要太感傷。外表溫吞嚴肅的鄧肯雖然離開了籃球場,但還是有可能在動漫作品中發現他的蹤跡,因為他可是漫威《制裁者(Punisher)》最著名的愛好者。



2012 年10 月底萬聖節,鄧肯參與馬刺隊友共同舉辦的化妝派隊,他選擇的變裝造型正是制裁者,他身著一襲黑色風衣,內搭黑底白骷髏頭的招牌印記T恤,這穿著搭配鄧肯人高馬大的身材相得益彰。而隊友帕克(Tony Parker)則扮成神盾局局長佛瑞(Nick Fury),他們拿著玩具槍指著一位光頭裁判,這位扮成裁判的人背上寫著克勞佛(Crawford),是指 NBA 著名光頭裁判克勞佛(Joey Crawford)。

image

無巧不巧,克勞佛這位 NBA 史上第六位吹判超過 2,000 場的裁判也是在今年退休,生涯有多起爭議判決的他,最著名一例就是 2007 年 4 月16 日,在馬刺與小牛的賽事,因他判決後鄧肯坐在板凳席上微笑,克勞佛以此舉視為對他「判決的不滿」,便將板凳席微笑的鄧肯判處技術犯規驅逐出場,這就是著名的「微笑吃 T」事件。看出充滿戲謔的變裝派對上,鄧肯扮演制裁者時最想制裁的對象是誰了吧?


此外,漫威曾在 2014 年曾別出心裁的在漫畫中為鄧肯量身訂做一個角色,讓鄧肯在漫畫中和偶像制裁者同台演出。


這個巧思結合了鄧肯熱愛的改裝車和美漫興趣,他在《制裁者》客串時是以 「BlackJack Speed Shop」 的車行老闆現身,與制裁者上演對手戲,漫畫中他一如既往地毫無表情,穿著胸口名牌為 Tim 的工作服。喔!對了,Tim 的右手戴著他的 NBA 冠軍戒指,鄧肯是首位在超級英雄美漫連載中炫耀自己冠軍戒指的 NBA 球員,夠狂!

image

另一巧合是,Netflix 在鄧肯退休前幾個月,正式宣布將推出《制裁者》的真人獨立影集,今年展開退役生活,外冷內熱又酷愛制裁者的鄧肯,是否有機會應邀在真人影集上也軋上一角?實在是令美漫迷和鄧肯迷都非常期待。



Photo by: duncanvideo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