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師致敬 文化部推美術家傳記、紀錄片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文化部今(4)日舉辦112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共出版10本傳記叢書、5部紀錄影片,引領國人一覽藝術家不凡的生命故事,並體會本土藝術重要性,同時向大師對臺灣美術發展的貢獻致敬。

文化部自民國82年起策劃編印「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96年則開始發行「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深入記述藝術家創作不綴的人生軌跡;今年度藝術家主角創作領域跨及素描、膠彩、水墨、版畫、油畫、水彩、雕塑、壓克力、光影裝置等,共出版《涵融.典雅.孫多慈》、《鄉印.書情.潘元石》、《跨越.時空.韓湘寧》、《山河.史詩.江明賢》、《彩光.詩域.蘇憲法》等10本傳記叢書;以及《吉光.片羽—黃清埕》、《純粹.先行—莊世和》、《靜謐.詩境—陳景容》等5部紀錄影片。並於今(4)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小白宮展演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藝術家共同見證。

其中,《彩光.詩域.蘇憲法》由劉碧旭所著,內容分為6大章節,以文字搭配圖片,講述藝術家蘇憲法的平身,以及其創作歷程從早期的具象寫實,真情入畫,彩繪風土,進而融合具象與抽象繪畫觀點,以視覺造景,表現內在,發展出獨有的「白色詩學」;多年來持續創作也不斷超越自我,以詩意調色,凝結韶光,引領觀者進入其創造的彩光詩域。

另外,藝術家蘇憲法也代表10名傳記主角致詞,他表示,傳記是一人一生縮影,藝術家辛苦創作一輩子,重要的是取得社會大眾的肯定,被選為傳主,對已故藝術家而言是圓滿句點;對在世藝術家來講則是重要里程碑。藝術家李小鏡則代表紀錄片傳主致詞,他指出,團隊到他工作室拍攝超過5次,取材認真,相信影片內容豐富實在。此外,作品皆已上架國立臺灣美術館出版品網站,供民眾自由瀏覽。

文化部今(4)日舉辦112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出版10本傳記叢書。(記者劉昕翊攝)

文化部今(4)日舉辦112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出版5部紀錄影片。(記者劉昕翊攝)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深入記述藝術家創作不綴的人生軌跡。(記者劉昕翊攝)

文化部今(4)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小白宮展演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藝術家共同見證。(記者劉昕翊攝)

藝術家蘇憲法表示,傳記是一人一生縮影,被選為傳主,對已故藝術家而言是圓滿句點;對在世藝術家來講則是重要里程碑。(記者劉昕翊攝)

藝術家李小鏡則代表紀錄片傳主致詞,他指出,團隊到他工作室拍攝超過5次,取材認真,相信影片內容豐富實在。(記者劉昕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