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荒腔走板的「空窗期」正在耗損賴清德

2024總統選舉結果雖是雙少數政府,但一般預期政權交接應該風平浪靜,畢竟是民進黨打破8年魔咒連續執政,「自己人」的政權交接理論上應該是相對平順,結果並非如此,從食安、桃機維修出包,到挑戰人民記性的電價調漲,以及小事鬧成大事的金門翻船事件,可以說,賴清德尚未上任就面對烏煙瘴氣的空窗期,而且責任還不見得能推給前朝,蔡政府目前做的事,賴清德上台後可能都要承擔後果。

這是2011年總統立委合併選舉以來,第四次面臨長達4個月的政權交接期,2012及2020都是現任總統連任,因此問題不大,沒有空窗問題,可以類比的就是2016年民進黨取代國民黨、再次政黨輪替,當時的馬政府曾建議由拿下國會多數的民進黨先組閣,一來有雙首長制的意涵,行政院長對國會負責,民進黨既然拿下國會多數,就由多數黨組閣;二來,既然新內閣已到位,自可以避免憲政空窗期空轉。

蔡英文當年以可能造成權責不清回絕馬英九,民進黨還酸馬政府先將自己的事情處理好,言外之意是,民進黨的人若提前組閣,可能還要幫國民黨背鍋;馬英九最後只好任命張善政擔任行政院長,張內閣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只是看守內閣,姿態相當低,和民進黨的國會多數相安無事,即使如此,仍發生勞動部長刪除7天假被新國會退回的狀況,這個表面上看起來是馬政府的看守內閣忽視最新民意,但是民進黨上台後也刪除7天假但搭配一例一休,卻引發蔡政府第一個政治風暴,在勞團和工商團體之間兩面不討好,從後見之明來看,是否就讓張善政內閣當「壞人」,順勢推動最敏感的休假及工時調整,民進黨也許就可以不用面對民運、工運沸騰的困境。

可見新舊政權如何順利交接?甚至反過來運用空窗期進行政治操作,其實是一門政治藝術。例如,2008年民進黨敗選,國民黨在馬英九帶領下完成二次政黨輪替,馬英九甫當選,美國在台協會官員就忙著在藍綠兩邊穿梭,希望「反正」快下台的扁政府能先開放美牛進口,讓要上任的馬政府好做事,陳水扁政府當時不置可否,扁政府也不積極,此事未成,開放美牛進口果然成為馬英九任內最大的政治風暴之一。

前面舉的例子都是跨黨交接,難免爾虞我詐,但這次同黨交接卻也是尷尬狀況不斷,例如,經濟部之前放出要漲電價的風聲,連330度以下的民生用電也難逃,整體調幅可能達10%到12%,在野黨質疑,即將下台的蔡政府卻趕在物價上漲時刻調漲電價,很可能導致萬物齊漲,重傷民生經濟,國民黨立委甚至認為,蔡政府絲毫不顧目前已是看守狀態,竟然敢冒扺抗民情之大不韙漲電價,難道是賴清德授意,藍委為何有此一猜?可能回想到2008年馬政府挾最新民意上台,鑑於前朝的扁政府任內連續涷漲,馬政府宣布油電雙漲,結果是尚未上台就支持度大跌,藍營因此揣想,賴政府既想漲價、解決財務危機,卻又不肯承受民意抱怨,因此才會指使看守政府漲價。

坦白說,即使賴清德真的這樣想,他的如意算盤也會落空。第一、台電鉅額虧損並非只是烏克蘭戰爭導致天然氣上漲這樣的短期因素,第二、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以高於平均電價成本的價格向開發商購買綠電,隨著越來越多綠電加入併聯,台電的虧損仍會持續上升,第三,蔡政府堅持廢核,現有的核三廠即將除役,未來勢必增加發電成本。換句話,台電鉅額虧損既然是因為民進黨的能源政策造成,除非賴清德宣示改變能源政策,他將和蔡政府難以切割,更別說不用分擔漲價的責任。

同樣令人有蔡賴「共謀」聯想的,還有攸關新總統上任首要挑戰的兩岸議題,例如,蔡政府為了抗議中國畫設503航線,宣布禁止旅行團赴陸,此一宣布沒有明確法源、更影響商家和民眾權益,蔡政府在下台前作出重大政策宣布,頗為突兀,有論者認為,蔡政府此舉設下阻礙,讓兩岸關係更進一步惡化,幫賴政府畫下紅線,賴清德上任後恐更難化解;但也有另一種「黑白臉」說,蔡政府在任期末對中國採強硬態度,讓賴政府上台後即使仍堅守兩國論,但可以在兩岸觀光政策上微調,有機會對中國釋出善意。

不論是背鍋說、或黑白臉書說,蔡賴互動顯然有諸多不自然之處,只是,前後任互動尷尬,傷害的卻是人民的權益,其中更有政治責任問題,蔡政府即使是好意想幫賴清德清除路障,也只會有反效果;更別說,蔡政府留下包袱還不少,空窗期出現蘇丹紅食安問題,正是行政院長陳建仁譏諷前朝馬政府時所形容的「系統性問題」,還有綠營官員捲入綠能弊案等,賴清德尚未上台,已經快要不見新政府的氣象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