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崑玉特稿》葛來儀文章引發的後續效應 凍結台獨黨綱能夠換來台海和平?

葛來儀等三位美國智庫中國通的文章引發討論,民進黨若放棄台獨黨綱,真能換來中國不對台動武?(圖片來源/FB@國防部發言人)

葛來儀等三位知名中國通學者,11月30日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上發表一篇名為〈台灣與嚇阻的真正來源〉(Taiwan and the True Sources of Deterrence)的文章,文中建議賴清德應重新審視(revisiting)2014年民進黨立委凍結(suspend)「台獨黨綱」的提案,引起國內外媒體關注。

問題是多數媒體,尤其是中字輩偏統派媒體,都將標題與焦點定為「葛來儀等3學者聯合發文 籲賴清德『凍結台獨黨綱』」。這與原文所想闡述的論點不太一致,也引發葛來儀的不滿與辯駁,覺得這些說法是斷章取義。麻煩的是,連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與國民黨系統的名嘴們,也利用這種斷章取義大作文章,猛批賴清德與民進黨。

美國各打台灣、中國「五十大板」以緩和兩岸緊張情勢

回到葛來儀等人的文章本義,主要是談論美中在台海問題上,不能只有軍事對抗與嚇阻(deterrence),還需要相互間「可信的保證」(credible assurances)。而「可信的保證」,也是「可行的嚇阻」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份,終究嚇阻戰略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戰爭而非促成戰爭。

所以,葛來儀等人認為,美國武裝台灣,使台灣有能力(Capability)對抗中國武力犯台是對的,美國畫出紅線,保證中共武力犯台一定會遭到美國反擊也是對的,但不能讓中國覺得如果他退讓了,將會遭到更多的「懲罰」,例如台灣獨立。

因此,葛來儀等人的建議,近似於以台灣方面「凍結台獨黨綱」,換取中國方面「放棄武力犯台」,讓中國覺得以後仍有「和平統一」的一線希望,雖然三位學者也承認,要說服台灣民眾接受此一觀點,相當困難。

這是種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各退一步,以緩和現今緊張情勢的提議。用葛來儀等人自己的文字來說,他們先把北京罵了一頓,認為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中,「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中國將對台灣使用武力等文字,「這種威脅的模糊條件和隱含的不耐煩,未能讓台灣人民相信,只要他們不試圖與中國永久分離,台灣就不會受到攻擊。如果沒有這樣的保證,台北就沒有理由不單方面改變現狀。」

所以「中國應該修改這項措辭,納入這樣的保證:只要台灣不追求正式獨立,北京就不會使用武力。」「如果北京領導人真的像他們繼續聲稱的那樣希望與台灣和平統一,他們就應該為這一結果敞開大門。」

在台灣方面,葛來儀等人認為,「就台灣而言,在採取必要措施加強防禦的同時,也必須向北京做出可靠保證,即只要中國軍隊不攻擊台灣,台北就不會追求獨立或永久分離。例如舉行公投以更改其正式名稱「中華民國,或修改其領土主張以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等等的一陣之後,該文才提到新聞標題所述的那一段:「如果賴清德贏得選舉,他應該考慮重新審視(revisiting)民進黨立委2014年提出的,暫停(凍結,suspend)1991年黨章中的獨立條款的提議。」

三位中國通認為,「這是一個不具約束力和可逆的步驟,將使任何對現狀的口頭承諾更具分量和可信度。正如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理查德·布希(Richard Bush)所倡導的那樣,這一步驟也可能是緩和緊張局勢、建立信任的漸進互惠進程的一部分。」

葛來儀:「可信的保證」也是嚇阻的一部份

那作為第三方保證人或話事人的美方該怎麼做呢?「美國政府應該提供一份全面、高級別的聲明,闡述其『一個中國』政策,並用美國人民可以理解的語言解釋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而不是死記硬背美國『一個中國』包含《台灣關係法》等政策。」「更完整的聲明,例如國家安全顧問或國務卿的講話,應該重申拜登據報導向習近平明確表示的立場,包括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不奉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不尋求將台灣作為戰略的一部分遏制中國或鼓勵台北推動獨立。」

同時,美國不該向台灣派出四個美國政府最高職位的人物(總統、副總統、國務卿…),以及參議院正副議長、眾議院正副議長…等。葛來儀等人顯然對裴洛西訪台很有意見。

最後,葛來儀等三人之文闡明:「除了可信的威脅之外,可信的保證也是威懾(嚇阻)的一個組成部分。」「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保證將表明軟弱並招致中國的侵略。相反,這些保證將有助於加強嚇阻戰略,包括加強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和加強台灣的防禦。正是因為需要採取強硬措施,華盛頓和台北必須以富有成效的外交手段予以配合,向北京保證,如果放棄使用武力,北京將不會受到懲罰。」

說得簡單點,就是強制性手段(Coercive Action)與妥協性手段(Compromise Action)交叉使用,胡蘿蔔與棒子齊下,老羅斯福「溫言婉語,但身懷巨棒」的那套玩法,學者之見是,現在有了巨棒,更需要婉語。

放棄台獨黨綱,只會換來「虛偽的安全感」

原理概念是沒錯,但葛來儀等人可能忽略了中共政權無賴潑皮的深層個性。他們從來只會得寸進尺,而不會適可而止。2008年之前,只聽到對岸猛打陳水扁「台獨」,2008年馬英九上台,兩岸關係緩和之後,對岸學者開始大肆傳揚,馬的「不統、不獨、不武」,實際上是「華獨」或「B型台獨」,意思是藉中華民國之名所進行的「隱性台獨」。

這下可好,在此定義下,90%的台灣人都變成台獨,只要不支持統一的就是A型或B型台獨,結果把大多數台灣人都逼反了,全站到中國統一的對立面去。所以,拿台獨黨綱換武力犯台,不止承諾無法兌現,對岸違約也不會受到懲罰,卻讓台灣換來虛偽的安全感,對岸還可能得寸進尺,要求台灣政黨要有「統一黨綱」,甚至「和平統一時間表」。對岸早已不滿足於「反台獨」,而是「反獨促統」要同步前進,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但葛來儀等人之文,也不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雙方各退一步,不失為一種緩和情勢的辦法。現實上,「台灣獨立」不可能是個政策目標,但永遠應該保留為一個危機時的政策選項。例如:外島被武力侵佔、台灣被封鎖包圍、外交承認全數歸零,到時台灣不獨立也會有人送公投喊獨立,不想打也得打。

「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勝於「不務實的統一工作者」

美國與台灣的政治交流層級,與美台間政治承認等級也是一樣,不見得要去追求什麼前進,但可以作為一種「籌碼」,你老共愈軍事威逼台灣,美台政治關係就愈好,敵不動,我不動,但你蠢動,我加碼動。

這種升高層級切得愈細密,整個嚇阻戰略就愈有可信性與可行性,更具有「彈性反應」(Flexible Response)戰略的特質,備好從灰色地帶應處,到全面戰爭應對,所需的各種政策對應工具。表面上戰略模糊,實際上底線清晰,也許是較好的作法。

不過,話說回來,賴清德當年那句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現在雖被藍營整天抓著打,卻也並未脫離「現實」,使其仍能在蔡英文的國安框架下維持現狀。

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總比那些還在整天咬文嚼字,幻想「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簽訂「和平協議」,中國經濟雪崩式下墜時,還要「重啟服貿」,把台商推進火坑的「不務實的統一工作者」,要好得多吧!起碼他還能在現實中前進,而不是只會與對岸統戰口號呼應。能有自己的聲音,總比只當個迴音好,對吧!?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OpenAI向半導體公司的AI晶片訂單 意外揭露奧特曼個人投資
「移民」單日搜尋量達到5.1億次 千禧世代中國青年吹起移居泰國風
「身上穿的衣服是蔡總統送的...」蕭美琴坦言:不願坐辦公室等下班

看更多相關新聞
美參眾議院公布「近28兆」國防授權法案 擬協助台灣強化國防、軍隊
國安危機!50億軍武科技研發保防破大洞?
G7峰會聲明 關切台灣、南海和平
歐盟:盼陸了解台海升溫後果
中共空飄氣球加15軍機10艦越台海中線 國軍嚴密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