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瑟致觀點》六四事件35週年!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台灣要提升韌性

[Newtalk新聞] 今天是六月四日,正是中國1989年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第35年,每年這個時候,世界各民主國家大多會有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今年也是如此,目的就是要讓世人記取中共暴政下泯滅人性的歷史,民主的台灣當然也有民間團體關注六四議題,畢竟這一來彰顯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道義,二來也是藉此提醒社會大眾民主的可貴。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多少民主前輩不斷的付出,包括個人生命、財產跟生活犧牲所獲得的成果;但民主也不是理所當然存在,後人乘涼更需要維護,民主生活一旦流失、恐不復返。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中國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歷史,一段35年前的故事,或許和四、五、六年級生有著不同的感受和記憶,說不定連「歷史的傷口」這首歌都無法在不同世代傳唱,只是,事實真相是無法因此被磨滅,那個當年開著坦克車、扛著機關槍殺戮清洗上千中國青年的中共政權,如今還高高在上,甚至在習近平掌權後,對內控制的程度不比六四事件爆發後低,社會監控、數位統治、安全措施的手法愈來愈多且更為細膩,必須說,中國社會歷經慘絕人寰的軍事鎮壓,沒有獲得平反,更遑論是反省,中共對內清洗六四記憶,民主改革難有期待。

台灣該怎麼看待「六四天安門事件」?有論者認為「台灣在民主基礎上發揮燈塔效應,催生中國的民主化,方能降低中共武統台灣的風險,同時促進兩岸和平穩定」,說法上看似民主是台灣的軟實力;但是,這恐怕是不實際的烏托邦幻想,台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意義,不只是符合人類共同價值,更是維持國家主權獨立的原則,中共一再反對台灣的主權事實,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極力封鎖,而民主又緊扣者台灣的主權存在,中共極權必然視為惡敵,把台灣民主寄希望中共根本是妄想至極的謬論,過分蛋頭!

此外,要「催生」中國的民主化,不是台灣,也不是任何一個民主國家,而是中國人民自己的意識!1989年天安門廣場聚集了成千上萬的中國有志青年,他們象徵著中國社會對民主自由的渴望,但也成了中共專制政府的惡敵,李鵬等中共高層拍板鎮壓換得了政權地位的穩固,中國社會自此噤聲難鳴,縱然嗣後仍有零星的抗爭事件,但幾乎難以匯集政治訴求的力量,就連原保有自由主義的香港社會,在四年前頒布《港版國安法》及不久前通過「基本法第23條」,悠久慣例的香港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如今已淪為娛樂性的「家鄉市集嘉年華」活動,令人不勝唏噓。

旅居海外的中國民眾是關注中國民主化的主要力量,但卻一再被中共堵絕在外,中共不但對內禁止討論任何「八九」、「六四」、「民主」等議題,更屏蔽了外界對中國民主改革的關注及發聲,說白了,要發揮民主燈塔效應來照亮中國,恐怕在中共掌權下的黑幕是徒勞無功。但是,這並不是說民主國家及社會大眾要置中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不管,而是在中國社會沒有足夠的自覺意識之下,把中國民主化的重責擺放在其他民主國家、尤其是台灣的肩上,這是本末倒置的,更不用說中共也不可能放任境外勢力干涉內政,尤其涉及民主化的敏感問題。

回頭來看,「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至今已滿35年之際,這仍是中國內部的政治禁忌,倘若台灣的民主要對中國帶來啟示意義,不是一再陳腔濫調的「軟實力」,這完全無助於中共極權統治的「硬實力」,台灣要彰顯的是防範專制入侵的「民主韌性」,強化抵禦中共的滲透,建立完善的民主安全機制,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至於中國民主化的催生,天助自助者,自助人恆助之,中國社會至今仍懼怯中共的極權壓制,不敢耳語涉入六四的政治禁區,在習近平掌權的中國更難樂觀期待,或許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G. W. Hegel)說的對「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在六四這一天更是感概不已!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為實現民主中國而戰 旅日中國人在新宿追悼六四犧牲者
自曝曾對228尷尬不安 柯文哲喊話「平反六四」:中國應面對歷史

看更多相關新聞
怕人民悼念六四?中國大陸通訊軟體、輸入法臨時更新 刪除「蠟燭」表情
六四35周年 港藝術家黃國才在台喚醒人們記憶
六四事件35周年 陸委會:勇於面對歷史
六四35周年「天安門今關閉」中國大陸網站禁換大頭照!年輕人:準備高考?
六四事件35周年 賴總統:唯民主自由能保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