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瑟致觀點》郭台銘到底要什麼?大老闆不輕言放棄的政治算計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由副總統賴清德出線,民眾黨也將由黨主席柯文哲出馬,國民黨則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目前動作仍多。   圖:張良一/攝(合成圖)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由副總統賴清德出線,民眾黨也將由黨主席柯文哲出馬,國民黨則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目前動作仍多。 圖:張良一/攝(合成圖)

[Newtalk新聞] 隨著2023年下半年到來,離明年一月總統大選愈逼近,選情也會跟著愈熱鬧,不過,很有趣的現象是,離投票日不到半年的時間,理應各政黨或參選人都以各就各位,甚至是努力推出自己陣營的國政白皮書或政策方針;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整個選戰仍停滯在「一個準參選人、三個擬參選人」的狀態,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賴清德持續推出政見願景,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則還在攪和「怎麼選」的問題,到現在都無法「安內」又何以「攘外」?棄保、搭配成了利益交換。

三腳督或是四腳督侯友宜排名依舊末位

侯友宜、郭台銘分別前往日本、美國訪問,這是相當有趣的策略安排,侯友宜想藉由訪日來凸顯自己多愛「中華民國」,並大聲疾呼「反對一國兩制」及「批評民主協商」,他試圖透過「訪日」來淡化藍營「親中」的形象;那郭台銘呢?風塵僕僕前往美國訪問,他一副告洋狀的氣勢,提出不知所云又空泛的「主流民意大聯盟」,試圖凸顯和侯友宜的不同,利用「訪美」的視野來維繫著可以「議價參選」的空間。可以說,侯友宜在維護自己通過國民黨推薦的資格,而郭台銘強化參選正當性進而介選。

只是,兩個人的算盤不同,卻惹得黨內雞飛狗跳,金溥聰加入侯競辦掌大旗,小刀一出不但沒有倒轉侯友宜的聲勢,反而暗算自己人,甚至引發地方派系不滿,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退黨便是一例,這恐怕會有骨牌效應,藍營內部的反侯聲量會不會愈來愈高?以及會投靠何處?恐怕會是這場選舉的主要變數之一,而以新頭殼最新公布的手機民調結果顯示,原本居於「三腳督」之末的侯友宜,雖然有止跌跡象維持在21.4%的支持度,但納入郭台銘參選「四腳督」,侯郭兩人不相上下,但侯友宜依舊是末位(16.92%)。

其實從民調的結果來看,郭台銘的參選與否,最糾結的就是白、藍兩陣營,從數字上變化來看,柯文哲在「三腳督」的狀況下,幾乎一段時間已站穩排名第二,縱然比前一次的支持度微幅下滑(29.57%),但仍維持一定程度的平穩;但是一但郭台銘如果參選的話,柯文哲雖然還是位居老二,但支持度下滑至24.71%,顯然,雖然侯、柯的排名先後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郭台銘的一舉一動,確實對白、藍的佈陣帶來影響。至於郭台銘會不會選?眾說紛紜,但這會是他展現政治影響力的機會,商人性格將表露無遺。

郭台銘選不選不重要交換議價才是重點!

問題是,外界一再關注郭台銘到底在算計什麼?倘若是要取代侯友宜代表國民黨,這樣的政治成本恐怕連國民黨自己都難以承受,更不用說這幾乎是把侯友宜「洪秀柱化」,退回陽春的新北市長,恐怕政治生涯會自此終結。如果郭台銘是要藉由聲量的拉抬,來回頭和民眾黨議價,和柯文哲搭配參選,那麼「柯郭配」?還是「郭柯配」?就夠傷神了,一個隱性的金主浮出檯面,這對民眾黨來說可能會是敲起「泡沫化」的鐘聲,效益如何有了「政商利益交換」的疑慮,那郭台銘會為了權力慾望而「獨立參選」嗎?

以一個大老闆的性格,就算是要參與政治活動,也都會有一套「投資收益」的評估法則,換句話說,「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如果要「獨立參選」,那麼連署的投入及效益,將會讓郭台銘陷入可能「賠錢」的窘境,況且「政治關係」猶如春藥般,一旦上癮了就難以脫身,甚至愈撩愈深,更不用說,「總統大選」綁著「立委選舉」,郭台銘沒有政黨的標籤,表面上是沒有包袱,但如何把「區域立委」、「政黨票」連結「總統票」,「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恐怕難適用,很會賺錢的郭台銘應該不會這麼傻。

那到底郭台銘要什麼?目前也沒有一個人說得準,有一說是侯、柯、郭都是中共的選項,中南海拍板才是重點,不是郭台銘說得算,畢竟還要跟中國做生意;也有一說是,郭台銘正在進行一場「政治槓桿」的遊戲,把「可能參選」當成是「關鍵零組件」,抬高身價後再來兜售買主,交換的範圍很寬,從總統參選資格、副總統搭配到立委選舉,郭台銘都有意把手伸入政治市場。不過,無論郭台銘怎麼想,或是他說的話多好聽,都可以清楚看到,白、藍、郭都在進行一場政治博弈,都無關國家願景和民眾權益,這或許是「有錢就是任性」的殘酷事實吧!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吳瑟致觀點》朱拋「在野大聯盟」 掩蓋侯民調不起色的藍營焦慮
吳瑟致觀點》賴清德帶台灣走近美國 白藍卻想走入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