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真的能緩解壓力嗎? 國健署今回應:效果有限而且還會傷腦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13)指出,由於國中會考將於數日後舉行,許多考生承受巨大壓力,因此近期發現有些人開始暴飲暴食、抽菸、喝酒等。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台灣國中生的電子菸使用率逐漸攀升,且吸菸者時常認為,吸菸有助於緩解壓力、放鬆心情;但實證研究卻指出,靠吸菸減壓的效果有限、不持久,而且還可能影響青年的腦部發展。

國健署表示,吸菸者時常宣稱,吸菸可緩解壓力、舒緩心情,但研究指出,吸菸者的壓力其實高於非吸菸者。國健署續指,持續吸菸者即便能靠吸菸短暫舒壓,但很快就需要再度吸菸,才能讓情緒回復正常。如此一來,吸菸量反而得繼續增加,且菸品內的尼古丁不僅令人成癮、更會增加壓力,加速傷害健康。

實證研究也指出,有吸菸習慣的人,較容易導致癌症、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肺部及免疫系統疾病。因此國健署表示,若是從青少年時期就養成吸菸習慣,除了導致多種疾病、影響社會心理發展外,還會因菸癮難以戒除,可能一輩子都會深受其害。國健署呼籲,千萬別再相信「吸菸能紓壓」的說法。

快新聞/吸菸真的能緩解壓力嗎? 國健署今曝:效果有限而且還會傷腦
快新聞/吸菸真的能緩解壓力嗎? 國健署今曝:效果有限而且還會傷腦

此外,根據歷年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衛福部提到國中學生吸菸率已由2018年2.8%、下滑至2021年2.2%;加熱菸使用率也由2018年2.0%,降到2021年0.8%。然而,電子菸使用率卻從1.9%竄升至3.9%,顯示紙菸、加熱菸吸菸率雖有下降,但似乎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電子菸更受到歡迎。

國健署表示,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104個戒菸理由,吸電子菸及加熱菸,同樣會使身旁的人暴露於尼古丁、以及有毒致癌物的二手菸環境中,並增加罹患呼吸道、心臟、肺部等相關疾病的風險,進而影響學童的腦部發展。另外,使用電子菸者,同時吸紙菸的機率竟還高出1.5倍;因此,國健署呼籲,切勿因電子菸、加熱菸品香味清新,在好奇心驅使下就貿然使用,以免得不償失。

國民健康署也向青少年喊話,表示有壓力時可向家長、學校尋求協助,或找尋合適的紓壓方法,如聽音樂、找朋友聊聊、運動等。但千萬別靠不正確的方式,例如吸菸,否則不但無法舒緩考試壓力,反而恐帶來更大的傷害。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原文出處:快新聞/吸菸真的能緩解壓力嗎? 國健署今回應:效果有限而且還會傷腦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別拿肝臟開玩笑!8成肝癌與B、C型肝炎有關 國健署曝護肝3招
逾3成40歲以上自述無三高「檢查卻發現1異常」 國健署曝「成健重要性」
新生兒篩檢不能拖! 國健署:近9成異常個案患這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