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冷氣小心「中暑、熱感冒」!中醫教4招:綠豆、蓮子、苦瓜清熱解暑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夏季來臨,在高溫濕熱的環境下,身體調節功能易失衡,即便不出門,待在室內也容易熱昏頭!中醫師分享解熱降暑方法,只要搭配3種食材,就能消除身體燥熱感。

圖翻攝自「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艾莉絲提出4點解熱降暑的方法。(圖/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

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中醫師在臉書粉專中發文表示,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民眾只想待在冷氣房內,但長時間吹冷氣,若水分又補充不夠,反而容易得「冷氣病」,導致低溫中暑,對此,她提出4點解熱降暑的方法:

  • 飲食調理:夏季宜增加一些具有清熱解暑功效的食材,像是綠豆、蓮子、苦瓜等。這些食材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氣的效果,可舒緩暑熱不適。熱到受不了的時候,不妨來碗綠豆湯,既能解渴又能舒緩身體燥熱感。

  • 藥膳治療:中醫有許多以中草藥為基礎的解熱舒緩方法,如菊花茶、薄荷葉等。這些草藥具有清熱解暑、舒緩頭暈和頭痛的功效。若熱到頭昏,可以泡一杯香氣四溢的菊花茶,能讓人感到清涼舒爽。

<strong>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身體不適。(示意圖/資料庫)</strong>
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身體不適。(示意圖/資料庫)
  • 穴位按摩: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身體不適。當熱到受不了、什麼事都不想做時,可以用手指按摩足底的「湧泉穴」,以此來舒緩疲勞並恢復精力。

  • 搭配中藥食用:石膏、銀花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熱止痛的功效。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的用藥方式跟配方也不同,使用中藥前,建議還是要先諮詢過醫生的意見。

另外,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也提醒,夏天很多人冷氣吹久,反而會有喉嚨痛、發熱、痰黏稠這類的症狀,就是俗稱的「熱感冒」。想要預防「熱感冒」要做4件事,包括開除濕機、電風扇對牆吹、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多喝水。

<strong>室內濕度超過70%時,就應該啟動除濕機,特別是在天氣悶熱時。(圖/中天新聞)</strong>
室內濕度超過70%時,就應該啟動除濕機,特別是在天氣悶熱時。(圖/中天新聞)
  • 開除濕機

台灣夏天常常又悶又熱,高濕度環境對身體影響主要體現在呼吸系統,例如慢性鼻過敏、長期咳嗽和氣喘等症狀。此外,濕度高還可能影響關節和肌肉,加重身體痠痛感和關節活動不靈活的問題。如果常常覺得頭昏、汗不易流、身體總有黏膩感,就要留意周遭環境是否過於潮濕。建議在室內濕度超過70%時,就應該啟動除濕機,特別是在天氣悶熱時,搭配電扇使用,可使室內環境更加乾爽舒適。

  • 電扇對牆吹

要注意電扇的使用方式,睡覺時直接將電扇對身體吹,可能就會導致感冒。因此建議將電扇放在身體較遠位置,開啟擺頭功能或調大風量;或直接將風向對向牆壁,也可以有通風的效果。

<strong>睡覺時直接將電扇對身體吹,可能就會導致感冒。(示意圖/pixabay)</strong>
睡覺時直接將電扇對身體吹,可能就會導致感冒。(示意圖/pixabay)
  • 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

一般來說,冷氣房溫度與室外溫度差最好不要超過攝氏4度,但有時候外面的溫度非常高,高到30幾度。建議將室內冷氣溫度調至27至28度,然後在進入室內前,最好先在沒有冷氣的房間,待一段時間適應,再進入冷氣房。此外,也建議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以免皮膚無法快速調整適應不同溫度差異,進而引發熱感冒的問題。

  • 多喝水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多喝水。充足水分有助於促進消化吸收、轉化食物為能量,同時增強免疫力並幫助排除毒素。即使在冷氣房中不容易流汗,仍應定時喝水,確保體內水分充足,促進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延伸閱讀
注意!1歲以下嫩嬰「高燒不退」確診新冠數量暴增 醫呼籲:小心兒童腦炎
怕確診?沒打疫苗、沒確診過的「易高燒+痠痛」要小心 台大醫:有練過有差
螞蟻人有「糖癮」小心!一杯全糖飲料=每日糖份超標2倍 醫:暴增腎衰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