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炳川教授論文中譯版專書發表 完整記錄原民音樂

臺灣音樂館出版發行《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專書
臺灣音樂館出版發行《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專書
傳藝中心鄒求強副主任表示,呂炳川教授透過錄音、攝影方式,詳細紀錄原住民音樂
傳藝中心鄒求強副主任表示,呂炳川教授透過錄音、攝影方式,詳細紀錄原住民音樂
呂炳川教授長子呂志宏表示,父親投入一生心血在原住民族音樂研究
呂炳川教授長子呂志宏表示,父親投入一生心血在原住民族音樂研究
臺灣音樂館出版《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專書
臺灣音樂館出版《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專書

為了向呂炳川教授的卓越貢獻致敬,並彰顯對臺灣原住民音樂文化的重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出版《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專書,本書由南華大學教授明立國主編,鳳氣至純平教授與鈴木惠可博士中譯,以及呂炳川教授長子呂志宏教授審校,歷經3年的時間重新編輯、研究手稿與翻譯,將呂教授多年累積的心血結晶呈現在世人眼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鄒求強表示,臺灣音樂館的主要業務是典藏、保存、研究臺灣音樂的相關史料,並透過展演、出版達到推廣教育及傳承的目的。呂炳川教授一生致力於深入研究臺灣原住民族和漢族等音樂文化,並親自深入臺灣山區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詳實記錄原住民族音樂的原貌與影音。豐富了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資料庫,並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本次出版的專書源自於呂炳川教授在東京大學發表的博士論文《台灣高砂族の音楽——比較音楽學的考察》,這是第一部由臺灣人獨立廣泛收集原住民族音樂的調查,透過錄音、攝影等採集方式,詳細紀錄了原住民歌謠樂曲、影像、儀式、生活與習俗等資料,完整展現出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多樣性與特殊性。

 

專書主編明立國教授表示,專書在翻譯過程中,團隊秉持尊重呂炳川教授原意的原則,力求保持文意的呼應,最大程度地呈現作者的原意。同時,為了使這部著作更具完整性,相關的有聲資料也將一同出版呈現。觀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胡金山及錄音師胡倉金,同時是呂炳川田調工作時的得力助手,回憶起與呂炳川老師田調的往事時表示,呂老師田調時都是使用專業的錄音設備,期盼他所留下的上千捲音樂史料得以保存下來,並進行研究、數位化,推廣呂老師對臺灣原住民音樂文化的貢獻,讓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和欣賞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

 

呂炳川教授的兒子呂志宏教授表示,父親終其一生在民族音樂研究、推廣和教育,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在臺灣原住民音樂的採集研究,其中的心力和甘苦是一言難盡。父親當時在國內總覺得難以舒展大志,後來獲得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機會,而離開心愛的臺灣,以另一種方式持續貢獻在民族音樂。父親的論文因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以日文撰寫,現在看到有中譯版的發行,衷心希望學術界藉由這本著作,重新了解到父親在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史的定位。呂志宏教授也強調,因為母親在當時的全力支持,讓父親得以完成這樣一篇完整、專業的論文著作。

 

臺灣音樂館表示,《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專書的發表不僅為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和傳承注入了新的動力,也向呂炳川教授致敬,表彰他對臺灣音樂所做出的貢獻。未來將繼續致力於保存和傳承臺灣音樂文化,為臺灣的文化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