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更累?專家點出2關鍵:上班6小時更有效

近日台灣發起「周休三日」的連署,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英國此前實行大規模周休三日實驗得到正面的回饋。然而紐卡斯爾大學商學院(Newcastle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學者馬克斯(Abigail Marks)則抱持不同想法,比起縮短一周工作天數,每天工作時間改為6小時可能對公司又更正面的幫助。

專家認為比起周休三日,縮短一周工作時數更為有效。(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專家認為比起周休三日,縮短一周工作時數更為有效。(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根據《BBC》報導,提到非營利組織4 Day Week Global在英國舉辦「周休三日」實驗,計畫從2022年6月為期6個月的時間,參與企業撓括行銷公司、金融企業、教育機構,還有餐飲店,其成效結果在今年2月出爐,結果可說是相當正面,員工在多休一天的狀況,有71%的員工工作倦怠感明顯降低,身心更為健康。

除了員工本身的感受外,雇主在這段期間發現,雖說每周工時縮短,但生產力卻增加了,員工更有效率完成工作,職場上繳出更好的表現,並在與生活間達成平衡。不過也少部分企業無法適應周休三日的模式而提早退出實驗,也就代表這項機制並不適用於所有企業。

有些企業或部門並不適合周休三日。(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有些企業或部門並不適合周休三日。(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除了企業類型的不適應,不同部門也遇上相同情況,有些需要和客戶溝通的部門需要應聘更多的員工,另外還有需要輪班來維持營業,或是無法遠距上班,需要到現場工作的行業,周休三日反而讓工作日時的負擔更為沈重,甚至還需要額外加班。

對此,有企業就提出更為彈性的作法,像北安普頓的創意公司Amplitude是將一周總工作時數降低至35小時,自由分攤到4至5個工作天。負責人伯恩斯盧索(Jo Burns-Russell)就表示,比起硬性多放一天,大家更願意減少時數進行工作分配,希望讓員工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上班。

比起硬性周休三日,倒不如將時數縮短,彈性分配在一周裡。(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比起硬性周休三日,倒不如將時數縮短,彈性分配在一周裡。(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對此,商學專家馬克斯(Abigail Marks)就認為,比起固定4天工作制度,利用彈性且縮短工時的方式更能為員工帶來益處,假如工作量和加班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周休三日反而加劇原本繁忙的工作量「在有能力的組織中,每天工作6小時可能比周休三日更有效」。不過他承認周休三日的實驗是成功的,許多雇主也願意改變傳統的制度,同時也看出人們在後疫情在職場上,意識到長工時的文化既不健康,也不持久。

(封面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Unsplash)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周休3日可行?他認不切實際:應取消國定假日、春節
周休三日提案過了!5千人連署…政府將回應
房貸「符合5條件」可領3萬元 最快7月初入帳

看更多相關新聞
金管會:周休三日 衝擊資本市場
公民提案「周休三日」賴士葆:籲更多企業先響應
科技業保守看周休3日 林伯豐揭3關鍵:通膨恐再發生
周休三日掀論戰!他問「周休二日有反彈嗎」網揭22年前風向
吐槽周休三日「火鍋女王」揭反對內幕:有想過老闆的心情嗎?

【填問卷抽好禮】2023健康生活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