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安:用周華健的方式演爸爸,才懂「他也是凡人」

說起九零年代的華語樂壇,不可能不提到周華健。當時《讓我歡喜讓我憂》、《花心》等歌曲響遍大街小巷,《朋友》中一句「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成為好幾代人在畢業典禮、遊覽車大合唱的共同回憶。在華語流行樂壇被「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稱霸的時期,只有周華健能與之抗衡、是當時唯一不怕與四人演唱會撞期的歌手,被譽為「天王殺手」。

1990年,周華健寫下《親親我的寶貝》詞曲,期待大兒子周厚安誕生。如今,33歲的周厚安已經成為一名演員。

當周華健的兒子是什麼感覺?

周厚安從小就知道父親是歌壇天王。1995年,才5歲的他就登上周華健巡迴演唱會、新加坡場的舞台,在上萬個粉絲面前獻花給爸爸、害羞地唱一句爸爸寫給他的「親親的~我的寶貝」。

成長過程中,母親康粹蘭是周厚安的主要照顧者,但爸爸同樣重視教養也顧家。談到家庭相處,周厚安最先想起的,總是全家四個人聚在一起,吃飽喝足後待在客廳,爸爸彈吉他、爸媽輪流唱歌的畫面。「從小到大,我們家是個很愛聊天的家,」他分享,一家四口凡事都能聊,在溝通過程中增進家人間的互動,即使開著電視,也會聚在一起討論劇情走向。

周厚安幼時與母親康粹蘭合影。周厚安提供
周厚安幼時與母親康粹蘭合影。周厚安提供

曾因混血樣貌被排擠,雙語成為演戲契機

不過父親的身份,讓周厚安在成長過程中引人注目。他坦言「小時候有點壓力,有一點點被排擠」。他曾在受訪時提到,兒時有其他孩子想調侃他,跑到他面前瘋狂唱周華健的歌。

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美國人,在台灣成長的經驗一度也讓他感到困擾。周厚安從國小到國二都就讀一般公校,獨特的混血樣貌讓他上下學、搭公車都備受注意,曾被其他同學嘲笑是「歪國人」。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名字也總是跟爸爸連在一起,成為無形陰影。

因父親的名人身份與自身混血外貌,讓周厚安在成長過程曾經歷困擾與壓力。周厚安提供
因父親的名人身份與自身混血外貌,讓周厚安在成長過程曾經歷困擾與壓力。周厚安提供

長大後才理解,父親為了家庭,也曾做了許多不容易的選擇。周華健總是工作結束後就回家,他曾考慮回香港發展,最後仍留在台灣,原因之一是香港藝人通常需要勤跑通告,讓他擔心沒有足夠時間陪伴家人。周華健希望「我們一直都過『剛剛好的日子』,我絕對不讓孩子們覺得自己不一樣。像紈褲子弟拿錢那樣,千萬不可以」,期待兒女養成愛惜金錢的價值觀,也確實成功:周厚安開心提到自己申請美國紐奧良洛約拉大學戲劇系時,獲得兩筆獎學金,「可以省點錢、很興奮的!」

會走向戲劇路的主因,並非家人的身分和接觸環境,而是他「港美混血、雙語家庭」的背景。周厚安從小在家說英文、在外說中文,「我小時候以為中文跟英文是同一種語言,後來發現外公外婆聽不懂中文,才發現根本不一樣!」他回憶,有次外公外婆來台、要帶周厚安去逛動物園,但與計程車司機語言不同,最後由4歲的他充當小翻譯,才讓旅程順利進行。因為這些經驗,周厚安拋出一系列的疑問,「我從小就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很感興趣。我想知道,你聽得懂什麼?他聽不懂什麼?我要用什麼方式詮釋你說的話,才能讓對方聽懂?」也對表演產生好奇。

而家人的支持是他走下去的動力。高中英文課時,周厚安朗誦一位日本武士被妻子謀殺而成為幽靈的故事,被老師認為有表演天賦、介紹參與舞台劇試鏡。後來,他在舞台劇中扮演帶著男友參加畢業舞會卻被同學嘲笑的男同志,爸爸也到場觀賞;「他看到哭了,連他自己都嚇到,」周厚安說,「我爸是講話很直的人,他說他能從我的表演,感受到角色的悲傷與痛苦。」

也是從那時起,覺得模仿、表演如魚得水的他,決定以戲劇為未來目標,後來前往美國紐奧良洛約拉大學就讀戲劇系。

談起讓他印象深刻的幾次父子對話,他也想起,18歲時為了申請大學而錄的獨白 DVD,爸爸因為覺得很動人而一直珍藏著,「家裡辦派對、有朋友來,我爸就會重放 DVD,說『你看你看!這我的兒子!』他是真的很興奮,我長大之後都會有點不好意思,會跟他說『好啦!不要一直播』。」但他明白,爸爸是真心支持、認可他的表演,也不諱言父親的評語是極大肯定。

大學畢業後,一度猶豫該留在美國還是回台工作。但考量自己的外型,在台灣更有特色與發展空間,喜愛的美食、家人也都在台灣,決定回台。

近幾年,周厚安逐漸在台劇中嶄露頭角。他曾出演《斯卡羅》裡豪邁不羈的「必麒麟」、《台北女子圖鑑》的帥氣主廚⋯⋯近期也在電影《BIG》中,飾演育有罹癌女兒的牧師爸爸。

家庭經驗自然演出,才理解曾經的父親

雖然沒有為人父母的經驗,在《BIG》首次飾演父親這個角色,卻是周厚安「最熟悉、最本能的一次表演」。他笑說,劇中女兒、小童星努拉才4歲,過程中有任何不自然之處,孩子的表演就會ㄍ一ㄥ住,「所以我決定,用自然反應與孩子互動,才能獲得最真實的回應。」

要自然,周厚安就把自己最真實的童年經驗放進電影裡。不擅長唱歌的他,在劇中唱自己家傳的搖籃曲給女兒聽,歌詞改編自聖經、外曾祖父親自編曲;聽見女兒對其他孩子喊「你才是壞北鼻!」他立刻脫稿演出,抱走女兒、嚴肅對她說「No!We don't talk like that」(我們家不允許這樣說話);女兒「吃定」待人客氣的演員叔叔阿姨、開心玩鬧,他會說「我數到三!」,孩子立刻配合地安靜下來。周厚安說,這些自然流露的教養方法,全承襲自老爸,「如果是對自己的孩子,我也會這麼做!」

周厚安在電影《BIG》首次飾演爸爸的角色,在劇中與女兒努拉開心玩鬧。米倉影業提供
周厚安在電影《BIG》首次飾演爸爸的角色,在劇中與女兒努拉開心玩鬧。米倉影業提供

回想兒時也有「無法理解爸爸的時刻」。周厚安記得,爸爸曾帶著5歲的他到錄音室,所有大人都忙碌工作,只有調皮的他衝來跑去、嘰哩呱啦找人說話與陪玩,最後周華健看不下去,對他大喊「好了!夠了!」把他大罵一頓、要求罰坐安靜五分鐘。

「在別人面前被罵,小孩也是顧面子的!我當下很傷心、生氣,腦中浮現小孩的臭念頭:『我爸爸不愛我』。」他回憶,在情緒滿滿的當下,有位員工發現他的難過,告訴他「他也是第一次當爸爸,他很愛你,只是不知道怎麼對待你。」

這一席話,對5歲的孩子太艱深難懂,直到拍攝《BIG》、33歲的周厚安不自覺複製周華健的教養方式,試著扮演父親角色,他才瞬間明白,當時30歲的父親如同現在的自己,也是個不確定該如何教養孩子的人。他笑說,「作為小孩,會崇拜父母親、神化他們,」透過表演,他才在自己身上看見父母的身影,發現爸媽也只是平凡人。

年紀愈長感覺和父親愈近。周厚安說,爸爸常提醒他,年輕要多磨練、演技還有哪些進步空間。兩人的關係,是父子、是朋友、也是演藝圈的前後輩,不變的是,「他(周華健)都會跟我說,他一直以我為榮;我也同樣一直以他為榮。」周厚笑說。

周華健與周厚安父子合影。周厚安提供
周華健與周厚安父子合影。周厚安提供
周厚安表示,首次在影劇作品中飾演父親後,才體會到周華健做父親的不易。周厚安提供
周厚安表示,首次在影劇作品中飾演父親後,才體會到周華健做父親的不易。周厚安提供

小檔案|周厚安

  • 1990年出生,畢業於美國紐奧良洛約拉大學戲劇系。

  • 曾出演《台北女子圖鑑》、《斯卡羅》等劇,近期於電影《BIG》中飾演育有罹癌女兒的牧師。

(責任編輯:劉映均)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從4種教養模式,了解自己可能成為什麼類型的父母
父母情緒會影響孩子身心發展!英國地方政府推出父母心理健康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