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米出席2023屏東燈節點燈 (圖)
2023屏東燈節13日晚間點燈,屏東縣長周春米(中)表示,今年屏東燈節再度展現屏東軟實力,在萬年溪、縣民公園、勝利星村規劃3大燈區,共43座創意燈飾帶來豐富視覺饗宴。(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2年1月13日
2023屏東燈節13日晚間點燈,屏東縣長周春米(中)表示,今年屏東燈節再度展現屏東軟實力,在萬年溪、縣民公園、勝利星村規劃3大燈區,共43座創意燈飾帶來豐富視覺饗宴。(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2年1月13日
國民黨在去年九合一選舉大勝後,也開始為2024年總統大選、立委選舉備戰,對此,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表示,現在外界都認為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國民黨內最強候選人,所以出手式就非常重要。
芬蘭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凱爾納今(8)日拜會蔡英文總統表示,芬蘭很快會加入北約,美國也已明確表達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並從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更強調「台灣有權利來決定自己的未來」,蔡英文則表示,「期待臺灣和芬蘭能進一步深化交流、分享經驗,一起強化民主的韌性,為雙方的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對此,旅美學者林環牆今日就表示「蔡英文敢詐騙博士學位也敢厚顏談民主的韌性」,引發討論。
[周刊王CTWANT] 2019年記憶猶新,時任黨主席的吳敦義致贈榮譽狀,感念郭為國民黨付出,同時為郭台銘解下「非黨員」的緊箍圈、取得總統初選資格,郭隨即宣布願意參與國民黨初選,吳敦義騎虎難下當場傻眼;然而由於當時國民黨的全民調未納入郭台銘建議的手機民調,引發郭台銘不滿,隨即在初選...
[Newtalk新聞] 2024總統選戰布局當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是否回歸國民黨備受矚目,郭台銘昨也首度鬆口,在等國民黨一套辦法。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9日)於新竹縣受訪期間,仍強調要等到3月4日的南投立委補選以後,不願給出正面回應。 朱立倫上午現身國民黨新竹縣黨部團拜,被媒體問及,如何解讀郭台銘昨天的說法?朱立倫回應,他用正面的解讀,就是歡迎所有非綠的朋友來團結支持國民黨或團結加入國民黨,最後都能一起努力為中華民國、為台灣打拚,都用正面的態度,讓國民黨能獲得更多支持、更多朋友是最重要的。 朱立倫接著說,未來總統跟立委的選舉相關辦法,會在3月4日南投立委補選後再來討論,國民黨總是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大家都能堅持走對的路、提對的人,團結一致無私無我、團結勝選。 至於郭台銘2019年公開退黨後,依照國民黨規定,最快要等到今年9月27日以後才能恢復黨籍,恐趕不及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國民黨是否再開「同舟計畫」開特例讓郭台銘提前回歸的可能性?朱立倫表示,他還是再次強調,現階段的目標是南投立委補選,國民黨一定全黨團結一致,國民黨就是一步一腳印,3月4日以後再來討論,總目標就是團結更多朋友一起勝
芬蘭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凱爾納7日拜會蔡英文總統,蔡英文表示,「期待臺灣和芬蘭能進一步深化交流、分享經驗,一起強化民主的韌性,為雙方的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對此,旅美學者林環牆就表示「蔡英文敢詐騙博士學位也敢厚顏談民主的韌性」,引發討論。
[Newtalk新聞]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中心 (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 1 月公布最新兵棋推演結果,指稱若台海於 2026 年爆發戰爭,台、美、日將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獲得勝利」。對此,據《大紀元》今 ( 8 ) 日報導,一名旅美中國異議青年直言該兵推結果過於「悲觀」,並稱台海若開戰,解放軍除爆發退伍、逃兵潮外,更將加速中共邁向倒台、政權崩潰。 美中台三邊關係屢屢引發對台海危機的關注。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AMC)司令米尼漢(Mike Minihan)1 月底更於一份向轄下軍官發送的備忘錄中預測,稱出於台、美於 2024 年舉行總統大選或將「分散注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屆時有機會向台灣採取行動,中美戰爭將於 2025 年爆發。 針對包括 CSIS 兵推等多起對台海戰爭的臆測,《大紀元》報導,曾來台尋求政治庇護,於 2018 成功抵達美國的中國異議人士,反共 NGO「世界青年自由聯盟」主席王中義於受訪時分析 :「中國人民也等著起義,實際戰況可能遠比預期更加樂觀」。 王中義指出,兵推僅以飛機、坦克及飛彈多
距離2024立委選舉剩下不到一年,各政黨如何佈局人選備受外界關注,對此,國民黨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在臉書發文宣布將投入立委選舉。原定於明(10)日才要公布參選選區,但羅智強今(9)日晚間發出採訪通知,直接透露出10日上午10時將宣布參選大安區立委,還邀請高金素梅委員擔任榮譽主委。
[Newtalk新聞] 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和震後的暴風雪,也沒耽誤土耳其人和敘利亞庫德族武裝打仗。就在土耳其遭遇大地震後的第二天,當地時間 7 日,土耳其國防部宣佈,對敘利亞西北部地區的庫德工人黨武裝發動了軍事打擊,理由則是「報復庫德族」,因為他們在地震當天,使用火箭彈襲擊了土敘邊境的多個哨所。 當地時間 7 日,土耳其再次發生 5.2 級地震。儘管土耳其已經有數千人因這場地震死亡,但對土耳其而言,這場噩夢還沒那麼快結束。 土耳其總統埃爾段宣佈,土耳其地震影響了總人口約 13 萬人的省份。抗震救災成為土耳其的重要任務,但對安卡拉而言,應對災難似乎不是頭等大事,天災並不能阻攔戰爭的持續。 當地時間7日,土耳其國防部發表聲明,就在當天,土耳其又對敘利亞西北部的庫德武裝發起了軍事打擊。土耳其方面指責稱,庫爾德武裝趁人之危,利用一場毀滅性的地震襲擊了敘北一處土方邊境哨所。 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庫德族哨所發動導彈攻擊。 圖 : 翻攝自第一軍情 除非有美俄的強力幹預,土耳其一向是抓住一切機會打擊庫德族武裝。如果庫德族人挑釁在先,土耳其人更是絕不會手軟。 事實上,土耳其還沒有放棄在敘利亞建立安全區的計劃
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楊文科順利連任新竹縣長,13鄉鎮市長未揮出全壘打,還丟了5個鄉鎮市,立委林為洲9日在朱立倫參加縣黨部新春團拜時,公開質疑新竹縣國民黨夠團結嗎?讓場面有點尷尬。
多位年輕國民黨議員表態角逐2024立委選舉,世代交替問題浮上檯面。資深媒體人黃光芹臉書8日批評:「已知有國民黨8名議員,才剛當選、就職,就要落跑去選立委,而且大言不慚,自認為落跑有理…毫不遮掩的肉慾橫流!」
國民黨台北市前議員羅智強日前宣布將回台北參選立委,並預告將在10日正式對外宣布,令各界相當好奇,今(9)日他率先做一件事,喊話「開弓沒有回頭箭!」
臺灣調查網記者徐以琳/綜合報導 近日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了港人對兩岸政治人物的民望調查,結果發現,香港市民目前最喜歡的是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溫家寶、習近平等人則名列第二至五位,我國前現任總統馬英九和蔡英文位列第八、九,陳水扁名列第十,顯示相比於中國,港人多不甚熟悉或喜歡我國領導人,關係還有深化空間。 從很久以前開始,港、中、台三地間就存在著十分微妙的關係,...
[NOWnews今日新聞]前副總統連戰今(7)日舉行「連戰回憶錄」新書發表會,國民黨大咖齊聚連袂出席。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會前受訪被問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要選2024總統?他回應,郭台銘沒有告訴他要選,並...
北韓最高領袖長金正恩的次女金珠愛已兩度公開亮相,在北韓2月8日建軍節(人民軍成立75週年紀念日)前夕,金正恩7日攜金珠愛訪問人民軍宿舍的畫面,再度引起討論,金正恩夫人李雪主則是跟著參加視察行程後的慶祝宴會。
台南市議會副議長林志展身兼議會民進黨團總召,去年底選上副議長後就辭掉總召,民進黨團今天中午改選總召,包括郭鴻儀、李啟維、李偉智、余祝青4人登記,經協調後產生人選,一致同意由郭鴻儀出線。
[Newtalk新聞] 日前一顆疑似中國間諜的氣球出沒在美國蒙大拿州上空,已遭美軍擊落。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 Antony Blinken ) 8 日表示,美方評估這是中國在全球收集情報,廣泛監視計劃的一部分。美國軍方還稱,中國在海南島建立的一支「無人飛艇部隊」。對此,推特網紅方舟子發文問道:「這是中國跟美國對抗的秘密武器?」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 當地時間 9 日報導,布林肯與北約最高官員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他受訪表示:「我們已經與世界上數十個國家共享信息,我們這樣做是因為美國並非這個廣泛計劃的唯一目標,該計劃侵犯了五大洲國家的主權。」 在美國五角大廈新聞發布會上,布里格帕特萊德 (Brig Pat Ryder) 將軍指出,近年來,中國在美國領土上的敏感地點進行 4 次氣球監視任務,不過未詳細說明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一位不具名的美國高級官員透露,此前對美國領空的入侵發生在夏威夷上空和美國大陸沿岸,靠近加利福尼亞州科羅納多和弗吉尼亞州諾福克,而這兩處是全國最大的海軍基地所在地。 該名官員還表示,據信中國氣球已經飛過 40 多個國家,美國最近向印度、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傭兵軍團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創始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今天(9日)表示,已暫停招募囚犯前往烏克蘭作戰。 普里格津回應一間在社群媒體上發布內容的俄國媒體,「由瓦格那私人軍事公司進行的囚犯招募事宜已完全暫停。」 他說,「我們正對現在為我們工作的這些人,履行我們所有的義務。」 瓦格那於2022年夏季開始在俄羅斯龐大的監獄系統中招募囚犯,蘇聯時期曾在監獄服刑9年的餐飲企業家普里格津,提供受刑人被赦免的機會,如果他們在烏克蘭撐過6個月的話。 瓦格那並未提供訊息,指出有多少受刑人加入這個軍團,但俄國在去年11月發布的有關數字顯示,該國監獄人數在去年8月到11月之間,下降超過2萬人,降幅是過去10多年來最大。 根據今年1月發布的數字,下降趨勢基本上已暫停。 去年12月,路透社報導美國情報單位認為,瓦格那在烏克蘭部署了4萬名受刑人戰士,成為該組織在烏克蘭的人員中的大多數。 近幾個月,瓦格那集團在俄國於烏克蘭的戰爭中,扮演更加突出的角色,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城市頓巴赫姆特(Bakhmut),這個傭兵軍團帶頭進行一場長達好幾個月的硬
中國一枚偵察氣球現身美國本土上空引發的外交僵局還在持續,中國嘴上說民用、氣象研究,但背地裡很可能有軍事用途嗎?因為中國的氣象其實是歸軍管。不過類似的浮空氣球,具有成本低、長時間滯空特性,能作為通信中繼使用,而且低空的繫留氣球,也能被拿來防禦低空進犯的巡弋飛彈,或直升機、無人機等航空器,或許是台海防衛,不對稱作戰利器。但台灣要不要發展類似的偵察氣球?專家認為,如果拿氣球來搭配低軌衛星或無人機,高低配的概念,也能大大增加台灣整體防衛韌性。
[Newtalk新聞] 中國對外關係日趨強硬,更頻頻於台海都擺出高調的軍事威嚇。因此外界傳出中國在兩年內侵台的時間表,但有美國國防部官員日前卻表示該時間表根本不存在。 綜《防務新聞》與《新聞週刊》報導,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Colin Kahl)在受訪時表示,他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中國將在數年內入侵台灣,他肯定中國的確正在不斷加強實力,但不認為習近平相信解放軍在短期內有足夠的能力發動入侵,「我認為(侵台時間表)誠實的答案是,沒有人知道,包括習近平在內。因為我不認為他已經做了決定」。 卡爾於去年 11 月出席「布魯金斯學會」智庫的活動期間,亦表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方針是反制美國於第一島鏈的軍事能力,而非侵台的兩棲作戰能力。 但卡爾的立場在美國似乎並不是共識,於今年 1 月時有外媒獲得了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現任司令邁克爾-米尼漢(Michael Minihan)上將發出的備忘錄,其中他認為中國將會在 2025 年藉著美國因大選時分心,而入侵台灣。 據報導分析,雖然美國國內對於中國會否短期內侵台的立場並不一致,但兩派的結論卻巧合的相同。一方認為為了準備中國與美國的「終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