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筆暢 遺憾大學生活太少

周筆暢「不變怎麼了」校園談唱會日前在西安交通大學拉開序幕。她希望透過談唱會的有趣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給大學生們,傳遞正能量,尋找最真實自己,不忘初心堅守夢想。

華商報報導,談唱會開篇,周筆暢巡演紀錄片首度進行展播,「內容比光環重要」、「最理想的生活狀態是,可以把喜歡的東西當成事業」。34分鐘的濃縮版紀錄片,歷經一整年環球貼身跟拍,近千小時素材精剪,講述她出道13年來關於堅持和進化的成長故事。

對於為何選擇這種方式與大學生見面,周筆暢表示想要再次感受一下大學生活,「我大二的時候就參加比賽出來了,有時候會覺得可惜沒有太多地感受大學生活。人年紀大了,都會想要再回到年輕的時候,希望可以有機會和現在的大學生做一個交流,聽一下他們的想法。」

以「背包在路上」為主題,周筆暢暖心分享了自己印象最深的旅行經驗,「對我而言,有意義的一次旅行是去北極,那12天我在船上和外界完全隔絕,一直都是極晝的環境。有一天我站甲板上,只能看到一片白,只能聽到風聲、船聲、冰裂開的聲音,不知道怎麼樣就哭了,感覺自己很像在另外一個空間,只有我自己,我想那是我離自己最近的一次,是在平時嘈雜的生活中完全不能體會的感覺。」周筆暢表示,人的一生就是一直背包走在路上的過程,「一開始只裝 自己的東西,慢慢地會裝不同的東西,也會捨掉其他東西,是讓自己的眼界和心胸更加寬闊的一種方式。」

周筆暢也透露,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抽時間帶著爸媽去旅行,「我全程負責訂酒店和交通,看到父母玩得開心,心裡會很滿足。」但她表示很喜歡獨自「窮遊」,坐經濟艙、住青年旅館,「不是有錢有閒才可以旅行,我覺得就是自己的選擇,旅行重要的是要不要去這麼做,你決定去做,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