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就是生命 導入ESG精神對抗肺阻塞

台灣每年超過五千人,因肺阻塞死亡,更有近36%病患引發高血壓、血管疾病等共病,當出現「咳、痰、喘」症狀,不要掉以輕心,長期吸菸、暴露空汙環境、先天肺功能不佳的人,更是高風險族群,若缺乏早期治療,惡化風險極高。衛福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透過世界肺阻塞日(11/15)共同呼籲民眾,及早治療,重視肺部健康!

肺阻塞,是全球十大死因的第三名,每年奪走3百萬人性命,在台灣,每年大約有五千人因為肺阻塞死亡,原因在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會錯黃金治療期,影響到換氣功能,甚至得依賴呼吸器,如果您有相關症狀,還是趕緊就醫檢查。

常常會有咳嗽伴隨喉嚨有痰,走路覺得喘的情況嗎?不要以為只是感冒、長新冠後遺症,有可能是肺阻塞找上門!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 王鶴健:「空氣汙染還有職業的暴露,那甚至有一些跟氣喘,我們叫哮喘或者說他先天肺功能,就比較不好的這些人,它是一個很多原因,造成的一個疾病,但是我們現在最重視的是吸菸。」

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因肺阻塞死亡的人數超過五千人,更有近三成六的人引發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

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鄭世隆:「肺部的一些慢性發炎之後,會導致心血管,甚至各個器官也有產生一些,相對地不穩定的狀況,所以肺阻塞患者其實最常的表現,就是他還有高血壓,他可能還有心血管的問題。」

響應2023世界肺阻塞日,衛福部攜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簽署ESG宣言,呼籲及早預防並就醫治療,減少醫療資源耗用,共同保護自身健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亞太暨台灣永續獎 大林慈院獲雙肯定
把握園遊會宣傳邀約 武陵高中驗血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