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時代 找回人間溫情──楊渡報導文學十三講 傳授現場採訪心法

作家楊渡出版《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可說是報導文學全攻略。(鄧博仁攝)
作家楊渡出版《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可說是報導文學全攻略。(鄧博仁攝)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故事要說。」作家、擔任報導文學講師20多年的楊渡,在《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序文開宗明義指出,每個人都是報導者,舉凡文字、照片、影像、動畫都可承載敘述,每個人身邊都不缺故事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走入現場 尋找故事

當每個人都可以做為報導者,每個人都能夠將生活所遇見、收藏的現象,呈現傳統媒體所無法發掘的世界,或某一些角落上所曾經發生的人的生命故事,「這個故事本身就能夠觸動人心,而不一定要是過去所定義的大事件。」楊渡為當代的報導文學提出可能性。

何謂報導文學?楊渡說起報導文學發生的時代,正是小說《福爾摩斯探案》中,19世紀的倫敦街頭,小報童喊著「號外!號外!」而報紙剛進入人們生活的時代;而今日的世界上演的,是「以哈戰爭」中9歲巴勒斯坦小女孩拉瑪賈姆斯透過手機將周遭人如何逃難的故事,透過社群媒體傳播出去,吸引了超過60萬人訂閱。

AI也能創作的時代,問AI「報導文學是什麼?」給出的答案是「報導文學如燉菜」、「報導文學如油畫」!楊渡說:「報導文學內在是主觀願意來訴說故事,且是從民間出發,從民眾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是一種人間關懷的思維方式。」因此在這樣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報導文學作家,並且與新聞報導不同的是,報導文學是為了給讀者深度的內容,更具感染力的人物,更真實而動人的故事,所產生的文體。

儘管報導文學的載體與時俱進,報導文學的寫作模式也不再只是抒情、感性的描寫,也可以帶有個人觀察、批判、控訴的形式,但「如何說好一個故事,讓這個世界看見、聽見,並且改變」,仍有「採訪」與「寫作」上的準則可循,楊渡於《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各以三講猶如「私房課」般帶著說故事的人,走入採訪與寫作的探索現場。

書寫細節 建立價值

「一般新聞,你會採訪事件,但是報導文學你會問『在那個當下你是什麼感覺』,而非事件。」楊渡以《大學的脊梁》採訪前台大校長管中閔在2018年面對台大校長遴選案風暴為例,採訪時所詢問的俱是細節,包括接到電話前在做什麼?什麼情況下接到電話?當時心情如何?太太反應如何等。

「4月27號,教育部長吳茂昆宣布台大校長的遴選結果無效,管爺在哪?他跟太太正在聽演唱會,演唱會一出來就被媒體堵在裡面,跑出來後回到家發現也擠滿了SNG車,只能帶著老婆在家旁的巷子慢慢繞,後來還躲進麥當勞,又怕被看到只能面對著牆角。於是在老婆生日那一天,兩人像無家可歸的遊民。回到家,他對老婆說的是:『真的對不起』。」正是這些細節,讓報導文學的讀者彷彿感知現場的聲音與觸覺,產生一種身歷其境的感動。

「報導文學在未來的時代裡會愈來愈重要。」楊渡認為在愈來愈冷漠、疏離的時代,即使只是透過手機,人們也很希望在孤單的時候,找到故事讓自己感動、讓自己閱讀。「閱讀的時候才產生人與其他生命的情感連結,當寫作者有了一個世界觀,便決定了你去關懷什麼。」這也正是報導文學的核心價值:建立起人對生命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