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卡卡 中醫傷科矯正針灸疏經

醫師陳建閔示範以雷射針灸照射下關穴。(醫院提供)
醫師陳建閔示範以雷射針灸照射下關穴。(醫院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50多歲的洪女顳顎關節障礙,導致咀嚼卡卡,到中醫門診,醫師運用傷科手法矯正,配合針灸治療相關穴位,恢復咬合無礙。

新營醫院中醫師陳建閔指出,50多歲的洪女門診時,提及張口時左側臉頰會疼痛,且無法張大口咬食、睡眠時會磨牙。經檢視患者兩側臉頰,確定是顳顎關節障礙引起的不適,運用傷科手法矯正了異常的顳顎關節後,患者疼痛感減輕了;再配合針灸局部關節周邊肌肉,輔以雷射針灸照射下關、頰車、翳風等穴位,1個療程後患者疼痛感已減輕8、9分,終於可以放心張口吃飯。

陳建閔解釋,顳顎關節症候群主要症狀包括下巴關節彈響聲,關節活動受限、疼痛,咀嚼困難,疼痛劇烈發作時更可能讓人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張嘴說話、唱歌、咀嚼,甚至打哈欠,都必須仰賴這個關節的活動,顳顎關節疼痛除了典型的張嘴疼痛外,還可能造成偏頭痛、臉頰悶脹、耳鳴、甚至聽力下降,明顯影響工作及睡眠品質,好發年齡介在20~45歲歲,以女性居多。

中醫常用「落下頦」、「口噤」、「傷筋」等名詞來描述顳顎關節障礙,認為其隸屬於經筋病,常用針灸或按摩頭面部的下關、頰車,或手部的合谷等穴位,達到疏經通絡,鬆筋止痛的效果,進而緩解顳顎關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