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可喝本草飲?中醫:這種咳嗽最適合

以中醫理論來說,咳嗽可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的原因是外邪(風寒暑濕燥火),侵襲呼吸道而引起;內傷咳嗽則為臟腑功能失調,病邪再牽累影響到肺臟,如同《黃帝內經》所言「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例如鼻子、心臟、消化道方面也可能是咳嗽的成因。不論病邪從外入或自內而發,皆可能造成肺氣功能失常而咳嗽。

咳嗽症狀發生時,若有濃稠黃痰、咽喉腫痛等熱證時,應避免補藥與烤炸辣、咖啡、濃茶、荔枝、龍眼等食物的攝取,可以適服白蘿蔔、瓜類、水梨、枇杷等食物。若痰色白清稀、咽喉搔癢則屬寒證,涼性蔬果及冰品則不宜,可以老薑與黑糖一同煮水飲用,有助減緩病情。秋天性燥,立秋以後,天氣漸涼,氣候就變得日趨乾燥,容易使人覺得呼吸不順、口咽乾燥,或是易乾咳,可適服銀耳、百合等食材潤肺。

淨斯本草飲使用艾葉、魚針草、麥門冬、魚腥草、桔梗、甘草、紫蘇葉、菊花等臺灣本土八種能清潤、散寒、宣肺化痰、利濕清熱的中藥草,經過研究證實可阻斷病毒與細胞的結合,與阻斷病毒穿透細胞。對於咽喉腫痛、痰黃濃稠的咳嗽,可以將本草飲茶包加入 600cc 的水,沸水煮滾 5 分鐘或悶泡分鐘後飲用;對於咽喉乾燥發癢、乾咳失音的咳嗽,可以上述煮法備好茶飲後,加入一茶匙蜂蜜調和服用。

慎勿輕忽咳嗽的症狀,若發生不明咳嗽,應及時就醫,由醫師檢查,協助找出病因,盡早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撰文/盧昱竹、顏志宇;圖片/TC news新聞中心、花蓮慈濟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