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痛!肝炎聖戰靈魂人物辭世 羅光瑞享嵩壽101歲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羅光瑞前院長,因多重器官衰竭,於4/21在臺北榮總辭世,享嵩壽101歲。北榮前院長羅光瑞也是台灣台灣新生兒B肝疫苗推手,致力於肝病防治研究不遺餘力,肝病界稱羅前院長為肝炎聖戰靈魂人物!

右一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前院長羅光瑞。(圖/截圖自台北榮民總醫院官網)

台北榮總表示,羅光瑞因多重器官衰竭,於4/21在台北榮總安詳辭世,家屬隨侍在側,享嵩壽101歲,生前首創我國新生兒接受免疫注射達到控制B型肝炎感染,並曾獲頒美國癌症研究學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及中華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傑出貢獻獎。

早期台灣肝病堪稱是「國病」,台灣1980年前出生的世代,仍有多數曾經感染過慢性B型肝炎病毒,甚至成為慢性帶原者。至於C型肝炎感染,則是1960年代前出生的世代占多數。

其實,慢性B型肝炎與C型肝炎長期以來是台灣國病,估計台灣肝癌患者中,至少70%與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有關。受惠於1984年開始接種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2003年健保給付慢性B型及C型肝炎抗病毒藥物、以及近年針對C型肝炎小分子抗病毒口服藥全面給付,肝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逐漸降低。

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的幕後推手,非羅光瑞莫屬!畢業於國防醫學院的羅光瑞,是國內的胃腸科權威,退休前在國軍醫院、榮民醫院體系服務40餘年。眼見肝病末期患者無藥可醫,羅光瑞當時就定決心「有朝一日,要讓B型肝炎像天花、瘧疾一樣,在台灣絕跡」。

研究發現,一般成人在感染B肝後,絕大多數都會產生表面抗體,只有1-5%的人會成為慢性B肝帶原者,但若在兒童則為30%,在新生兒上則高達90% [9]。張教授發現:台灣早期10-20%高比率的帶原人數,最大宗就是B型肝炎的母嬰垂直傳染。

1981年,B型肝炎的疫苗首次被FDA核可,同年台灣引進B肝血漿疫苗,在台大及台北榮總對B肝帶原母親之新生兒進行臨床研究,確定了高危險新生兒出生後接受疫苗接種可預防B肝感染。1984年,台灣和法國巴斯德藥廠合作,並將其B肝血漿疫苗技術轉移給新成立的保生製藥公司(已於 1990年代關廠)。 同年7月1日起,台灣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

在當時,在衛生署長許子秋極力爭取下,台灣展開國際間史無前例的大規模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民國73年7月起率先針對高危險群新生兒注射疫苗,而採行的注射時程與劑量,即是根據先前榮總的研究成果訂出。

而羅光瑞時任台中榮總總院長,排除眾議並一肩扛起臨床試驗疫苗施打責任,才完成這項史無前例的臨床試驗,B肝疫苗的全面施打,在台灣的公衛史上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也因為有前人的努力,B型肝炎造成的肝癌也將不再是國人的威脅。

參考資料: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5ff4454-f451-41f1-a729-6d75e82238d1

延伸閱讀
國中生愛吃炸物、手搖飲竟罹「輕度脂肪肝」!醫示警小孩健檢有紅字要當心
影/獨!Gino連軋三部戲「眼黃」曝出一身病「猛爆性肝炎」被醫警告休息保命!
夜貓族小心了!熬夜不只爆肝 醫示警「重傷1器官」 70%台灣人小心6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