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倆好/楊明明

楊明明

餐桌上,閒聊。

“航航雖然有時很淘氣,但是身上優點還是挺多的……”老公點頭,表示贊同。

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小傢伙倏忽一下就站在了我們面前,眼睛眨呀眨:“優點?媽媽,你指指我的優點在哪里?”感到好笑,我伸出手指,點點他的鼻尖:“這裏。”他立馬跑到衛生間,在鏡子前比量著看,又倏忽跑了回來:“沒有啊,我沒看到有‘點’呀?”我和老公一怔,對視,笑開。我摟過一本正經的小小的他:“傻孩子,優點不是‘點’哦……”“你的優點不止有一點。”老公接過我的話,難得地幽了一默。

是的,航航的優點不止一點,他總能帶給我們猝不及防的歡樂。

他愛聊天,我也愛和他閒扯。這晚,就我們倆在家。他看動畫片,我陪著。時不時我跟著他笑幾聲。忽而,他認真地仰臉看我:“媽媽,我覺得你陪我看電視好溫馨呀。”在欣贊他能準確運用“溫馨”這個詞語的同時,我不由暗想,自己的確很少陪他看電視。一直覺得,看電視是不需要陪伴的,原來,無論何種性質的快樂都需要共鳴。“那我以後多陪你看電視。”我由衷說道。他開心一笑。

我們繼續邊看電視邊聊天。“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他談興越來越濃,“聽奶奶說,每個孩子長大了,都要離開家,到外面去找一個新家。”我點頭。“但是,爸爸都那麼大了,鬍子都有了,他怎麼還賴在我們家不走呢?”啊?哈哈哈!我狂笑不止。一定要把這件事講給老公聽。我揩掉眼角的淚花。

他也聊校園。“今天,老師調桌了。只給一個同學調了。”“為什麼給他調呢?”“因為不好看。”“什麼不好看?那個同學不好看?”“不是,是他坐在那裏不好看。”“怎麼不好看了?”我越聽越糊塗。“就是……”他極力地思索著,“就是不漂亮。”“誰不漂亮?”“同學坐在那兒不漂亮。”他煞有其事地解釋著,越來越吃力。我被這繞口令似的回答弄得越來越暈,嘗試猜測:“是因為同學坐的那個地方有垃圾桶,所以坐在那裏不好看。”“嗯……不!不是!”他忽而想到了什麼,“是因為他個子矮,坐在那兒看黑板,不好看。”我恍然大悟,原來,“不好看”是指看黑板不清楚呀,我不由笑起來。與他聊天,會說許多的“廢話”,但是,收穫的快樂卻是實實在在的。

伶俐的他愛哥哥,很愛的那種。

一日,他從美術班回來,有些鬱鬱。問,回答:“好可惜。”幾番解釋,我才明白他心底藏著的小秘密。那天,老公帶他買玩具,玩具槍和拼圖,選一個。大兒建議他買拼圖,他最終還是買了自己心儀的玩具槍。這本是小事,他卻添了心事了。他覺得哥哥希望他買拼圖,肯定是因為哥哥很喜歡這個,便想到美術班用自己的積分給哥哥兌換一個拼圖,誰知積分不夠。我好笑,又溫暖。“和爸爸說一聲,直接到超市買一個就好了。”他怔愣,桀然一笑。下午,他喜孜孜地抱回了一個碩大的盒子,暢快地說道:“太好了,這個送給哥哥,我終於不用再一直想著這事了。舒服。”

大兒小時也上過美術班,但是繪畫方面不如航航,大兒也深知。一次,學校要求畫手抄報,大兒面對著如山般的作業犯了愁,便和小兒循循對話:“航航,你畫畫那麼好,我給你一個展示的機會吧,幫哥哥做份手抄報,好不?”“手抄報是什麼呀?我不會。”“沒事,我從電腦上搜張圖片,你照著畫就行。”“沒問題!我可是繪畫小天才。”小兒很興奮……未幾,這個一年級的小娃娃就幫初三的哥哥搞定了作業,足夠以假亂真。

小兒過生日,大兒要送他一幅畫。小兒很期待,站在旁邊看他畫。不過畫了幾筆,小兒就急了:“哥哥,還是我畫吧。我畫得比你好。”於是乎,他便扯過那張碩大的畫紙,鋪在地板上,一板一眼地畫起來,專注無比。許久,終於完工。他歪著頭想了想,又拿起畫筆在上面寫了幾個歪歪扭扭的字:親愛的王子航,祝你生日快樂。愛你的哥哥。旋風般,他跑到大兒身邊,鄭重地把畫遞過去:“哥哥,你把這幅畫收起來,明天早上,你就把它送給我。”大兒笑吟吟地接過畫,不知是因為小兒的稚澀可愛,還是覺得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有了一份可以出手的“生日禮物”。

哥倆並非一直親密無間。擔心大兒控制不好自己,會偷玩手機,我便打發小兒悄悄地潛進大兒的房間探查。初始,小兒很踴躍,他覺得刺激。有那麼一次,被他發現大兒的確在玩手機。我便絮叨一番。後來,再讓小兒去,他便嘟著嘴,不肯了:“哥哥和我說,不要打他的小報告,這不好。”我啞然失笑,是的,不該離間他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