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書展 台灣作家紀大偉分享酷兒文學創作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6日專電)丹麥最大文學活動哥本哈根書展(Bogforum)登場,台灣作家紀大偉4日在書展的「新舞台」與丹麥譯者對談,分享酷兒文學創作歷程,以及在台灣身為同志的心路歷程。

紀大偉在丹麥文學活動哥本哈根書展上,與小說「膜」丹麥版的譯者艾喜(Astrid Moller-Olsen)對談。

艾喜透過分析「膜」在小說中不同的呈現方式與代表意義,從大海到人的皮膚,既保護人類又分裂人類,展開與紀大偉的對談。

紀大偉說,「膜」的概念不僅僅在創作當時有特殊意義,事實上,在他目前的生活中,學術生涯與文學生涯之間也有一層「膜」,他在這2種身分中不斷探索。

艾喜提到,「膜」雖然成書於90年代,但過去幾年COVID-19疫情中,人與人之間多了很多層「膜」,小說中的情節一直到今日都還很能引起共鳴,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更是讓人們看見了阻擋在彼此之間的各種隔閡。

紀大偉說,在疫情期間,很多人不能跟所愛的人接觸,只能隔著螢幕看著他們老去、甚至死去,這個經驗讓他覺得是時候開始寫小說了。

紀大偉在講座上分享創作「膜」時期的心路歷程,他當時考慮是否該出櫃,而故事中跨性別的角色,也是在當時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者的不理解背景之下而產生的。

他說,那時台灣社會對於同志並沒有太多了解,有些人會以為,只要去變性,就可以解決同性戀的「問題」。

他坦言,那時候也曾經因為太孤單、沒有任何同志友人,不敢尋求外界協助,而懷疑同志是不是就該變性。

此外,紀大偉也特別跟丹麥讀者分享在台灣的按摩(刮痧)經驗,並解釋他在小說中對於皮膚接觸的描寫,指出台灣的按摩師通常會詢問或評估客人的健康狀況,甚至是探人隱私,這種經歷激發了他創作「膜」的靈感。

艾喜說,在翻譯這本作品的經驗中,代名詞的性別讓她很苦惱,因丹麥文不如中文,不用在代名詞的使用上嚴謹地表示性別,所以在呈現上她必須決定用哪個性別。

她說,中文版裡面的「膜」以及主人翁的名字「默默」的諧音,因為語言脈絡的關係,很難在丹麥版中呈現。

雖然有這些困難,但艾喜認為,翻譯依然是一個可以跨越文化藩籬、突破人們彼此之間差異的利器。

講座中,紀大偉和艾喜還談論到小說中的人性與生存主義,以及定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

紀大偉也透露已經開始書寫新作品了,是「膜」的延伸,新作仍會討論人類的生存與定居殖民主義。目前完成了一些篇章並交由外國的翻譯家,翻譯成各種語言。

紀大偉在講座後進行簽書與讀者交流。曾為「膜」撰寫書評的丹麥讀者提斯高德(Sanne Thisgaard)告訴中央社,她非常喜愛這個題材,因為能在主人翁默默身上,看到許多自己的影子,因此很期待紀大偉的新作。

哥本哈根書展始於1992年,是丹麥最大的文學活動,除了一般書展之外,今年設有兒童專區、漫畫專區、小型(獨立)出版社專區等。(編輯:張芷瑄)1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