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從這過!天山托木爾大峽谷「活的地質博物館」 藏白堊紀海鹽「可供全球人吃200年」

記者李宗芳/綜合報導

天山托木爾峰大峽谷位於新疆阿克蘇溫宿縣,又稱「庫都魯克大峽谷」,維語意為「驚險、神秘」,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驛路木札特古道的必經之地,相傳玄奘西方取經曾途經於此。其擁有豐富地質資源和奇異的地貌景觀,又被稱為「活的地質博物館」,成為了旅遊愛好者和地質學家們爭相探尋的熱門景點。

<strong>托木爾峰峽谷內雅丹地貌「天塹谷」。(圖/李宗芳攝)</strong>
托木爾峰峽谷內雅丹地貌「天塹谷」。(圖/李宗芳攝)

天山托木爾峰大峽谷位於新疆阿克蘇溫宿縣,該地集丹霞、雅丹、岩鹽、喀斯特等地質奇景,擁有新疆「活的地質演變史博物館」美稱,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由3條呈「川」字形主谷和12條支谷、上百條小支谷組成。

<strong>谷內岩壁紅如赤焰,圖右奇石如獅頭側臉。(圖/李宗芳攝)</strong>
谷內岩壁紅如赤焰,圖右奇石如獅頭側臉。(圖/李宗芳攝)

漫步峽谷間,溝壑縱橫、迂回曲折,千姿百態的紅崖赤壁和石峰奇岩,不論是偉人峰、一線天、黃金之吻等壯美景觀,讓人嘖嘖稱奇,尤其在光線折射下更添神秘氣息,彷彿一秒穿越置身《西遊記》裡場景。

<strong>景區內五彩丹霞地貌。(圖/李宗芳攝)</strong>
景區內五彩丹霞地貌。(圖/李宗芳攝)

據景區講解部主任吐馬熱斯.阿布力克木向《中天新聞網》記者介紹,在距今2.5億年前白堊紀時期,托木爾大峽谷所在的地區是一片內陸湖泊,為古地中海一部分。在經歷洪水、雨水沖刷和勁風吹蝕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雅丹地貌與丹霞地貌兩者主要成因不同,前者是通過風化,後者是雨水沖刷,其中丹霞地貌因地質成分不同呈現五彩顏色,分別為紅色(鐵)、白色(鹽鹼)、灰色(火山灰)、藍綠色(銅)以及黃色(硫磺)。

<strong>來自2.5億年前白堊紀「海鹽」。(圖/李宗芳攝)</strong>
來自2.5億年前白堊紀「海鹽」。(圖/李宗芳攝)

托木爾大峽谷被認為是大陸最大的鹽岩喀斯特地質勝景之一。由於地殼運動過程中塔里木盆地中的海水在甘肅、青海的山脈間被擠壓,使之在托木爾的地下深處形成了巨型地下鹽水湖。由於鹽的溶解度很大,所以地下鹽水湖中所溶解的鹽,經過歲月淘洗,逐漸隨水流向地面運移,其岩鹽蘊藏量十分豐富,吐馬熱斯表示「有專家測算過,若以每人每天攝取6克鹽計算,可供全球逾60億人口吃上200年」。

據悉,景區在中秋十一8天假期迎來客流歷史新高,自駕遊客爆增2倍,平日接待人次為2000-2500人,「雙節」期間最高達5000人。

延伸閱讀
王毅談美主導「全球基建投資」倡議 喊話比一下:看誰能蓋更多基礎設施
23歲新鮮人刮刮樂「爽中442萬」!剛轉正立馬辭職:想睡到自然醒
李尚福繼續神隱!塞爾維亞防長訪陸 北京派軍委副主席張幼俠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