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漢學獎》「大禹治水」只是傳說?許倬雲提出「新方法」加以論證

30日在台灣大學舉行的唐獎大師論壇,漢學獎得主、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以「經緯華夏:從大陸到海洋」發表專題演說,側重於其史學研究的方法學。許倬雲以「大禹治水」的傳說為例,說明如何利用地理學與考古學的方法,來印證歷史學的變化與課題。

結合地理學與考古學,論證「大禹治水」的客觀條件

許倬雲援引2016年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研究員吳慶龍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報告,內容指出公元前1900年左右發生一場特大洪水,一場地震後積石峽出現堰塞,把黃河堵塞了6到9個月。當堰塞決堤時,16立方公里的水淹沒了下游低地,與喇家遺址被毀是同時發生的。

佐以考古學與實地勘察,許倬雲指出洪水只在河南一帶氾濫,由於北岸山脈的阻擋,洪水沒有到達一河之隔的山西。再加上黃土地如同海棉一般,沙層內部的毛細管可以把深層地下水吸上來,使得黃土平原成為絕佳的農耕地帶,但經不起大規模洪水的淹沒。

大洪水一來,禹改堵為疏,事實證明,這種洪水是堵不住的,尤其是黃土具有蓄水的特殊地質結構,確實要疏通才行。由於大洪水帶來上游的黃沙,累積為肥沃的土地,洪水過後,當時黃河中下游一片廣大的平原比以前更為肥沃。憑藉這一安全而又富庶的據點,夏禹得以號令天下。夏禹治水以及運城平原的發展,促成了黃河中下游整體成為一個大的格局。

另外再以山東龍山文化為例,許倬雲認為,當時山東半島與河南交接處有一塊由黃土累積成的低地和湖泊,因此山東農業有很好的發展基礎。以及這片區域又盛產魚鹽,也有森林和草地,使得農業快速發展,文明輝煌一時。山東城子崖遺址發掘出的蛋殼陶,薄如蛋殼,體現其燒陶技術可見一斑。

公元前2000年,由於聚落變小乃至於廢棄,當地聚落的族群紛紛向南方發展,其中包括被稱為「祝融八姓」的8個部族,最終遷徙到淮漢流域。考古遺址可以看出促成其出走的氣候原因,寒冷氣候從北極侵入,而東邊的季風又不夠溫暖,就可能造成北方草原的冷化。「祝融八姓」將山東發展出的高度文明帶到湖北、安徽的河流地區,對於當地文化系列具有重大影響和刺激,發展出強大的楚文化。

<cite>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9月30日發表「經緯華夏:從大陸到海洋」主題演講,由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左一)主持,杜正勝(左二起)、臧振華、甘懷真、孔令偉分別與談。(張鈞凱攝)</cite>
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9月30日發表「經緯華夏:從大陸到海洋」主題演講,由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左一)主持,杜正勝(左二起)、臧振華、甘懷真、孔令偉分別與談。(張鈞凱攝)

許倬雲歷史學方法貢獻大,開展中國歷史研究新方向

與談人之一的中研院院士杜正勝回應,中國歷史的主流意識是以陸向為主,而非海向,前者表現在農耕民族與草原民族透過鬥爭、對抗產生交流,後者在中國歷史中反而呈現出限制的格局。杜正勝表示,中國直到晚近受西方勢力衝擊,才開始注到到海洋,例如1980年代中國大陸拍攝《河殤》紀錄片,從黃土地看向了蔚藍海洋。「中國歷史的主體是陸地還是海洋,我們希望它往海發展,但希望是一回事,歷史要講事實,看歷史的發展。」

水下考古學家、中研院院士臧振華表示,許倬雲史學研究的特色,首先是把地理學當成一個函數,來探討環境變遷的影響;其次,則是強調考古學的資料,反映出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兩者構成許倬雲在歷史學方法上的貢獻。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甘懷真指出,許倬雲藉由大禹治水的論證,展示了研究方法與史學家,如何透過科學對於歷史事實的追求。許倬雲曾說,他要從世界看中國,再從中國看世界,甘懷真將之概括為「在世界中的中國」,從地理學和史界史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歷史,不光只是史觀的改變。甘懷真說,許倬雲提示從大陸到海洋的新研究方向,可以令更多新的中國史研究開展出來。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孔令偉,則以年輕學者的視角,以及從事近世中國與歐亞大陸交流史的研究專長出發,提出許倬雲強調了中國文化的多元性、交錯性與世界性,內陸亞洲與海洋世界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兼容互相觀照的。因此,可以翻轉傳統核心與邊陲的敘事與歷史思維,把台灣、新疆、西藏、蒙古視為傳統中國接收新資訊、新知識的前沿核心。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