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盛大舉辦頒獎典禮 6位得主齊聚台北

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順利閉幕(左4、左3為創辦人尹衍樑博士夫人及兒子王綺帆董事、尹崇堯董事)。(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順利閉幕(左4、左3為創辦人尹衍樑博士夫人及兒子王綺帆董事、尹崇堯董事)。(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順利閉幕(左4、左3為創辦人尹衍樑博士夫人及兒子王綺帆董事、尹崇堯董事)。(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唐獎盛大舉辦頒獎典禮,第五屆唐獎得主齊聚台北,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博士引用「管子·權修」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邀請全球有志之士與唐獎攜手培育頂尖人才,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第五屆唐獎得主,包括永續發展獎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生技醫藥獎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和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漢學獎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法治獎得主為雪柔.頌德絲(Cheryl Saunders)等六人。\\;

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集人錢煦院士則透過視訊,對六位唐獎得主表達最熱誠的祝賀:「您們對科學、社會和人類的卓越貢獻,發揚光大了唐獎的精神、造福人群。您們的優異成就,在我們今天面臨地球永續、人類健康、正義及和平的嚴重挑戰時刻,意義更是特別重大。」

永續發展獎傑佛瑞‧薩克斯指出,當今的挑戰和任務包含人類活動的所有層面,小至各社會的生活品質,大到國際的和平與合作。對於獲獎他深感榮幸,也特別感謝唐獎設獎鼓勵學術與實踐兼顧的永續發展領域,唯有結合尖端科學、創新技術和最高道德標準方能使我們的後代子孫在這令人讚嘆的星球繼續生存、蓬勃發展。

生技醫藥獎卡塔林·卡里科表示,非常榮幸與其他兩位得主一起成為獲此獎項最傑出科學家的一員。強調COVID-19 mRNA 疫苗的開發奠基於一世紀的科技進步,由數十萬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專家共同努力完成。在匈牙利小鎮長大的她,過去40年來都在實驗室默默工作。她希望此次獲獎能鼓勵所有和她一樣對自然好奇的年輕女孩相信自己,成為科學家,貢獻世界。

德魯·魏斯曼表示,此次獲獎讓他得以幫助低收入國家與地區發展RNA研究基礎設施、建立 GMP生產中心,目前已在浦那、烏克蘭、巴西等18個地點看到成果,他相信這是幫助解決新藥和疫苗獲取不平等問題並協助當地自行開發疾病所需治療方法的關鍵。

彼得·庫利斯則說,COVID-19 mRNA疫苗的脂質奈米顆粒(LNP)反映他50多年埋首工作、眾多的合作者和好運氣。若沒有對膜的脂質做基礎研究,就不會開發出任何奈米藥物。若他和夥伴們沒有創辦公司來開發、改進癌症藥物,就不會有基因療法。若德魯·魏斯曼沒有說服他們嘗試以LNP系統作為疫苗,就無法順利開發疫苗。所以這獎項確實反映了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很高興能代表大家領獎。

漢學獎潔西卡‧羅森獲獎時表示,她從孩提時代就著迷於幾個世紀以來為西方文化增豔的絕美絲綢和瓷器。她投入一生深入研究中國文化,逐漸體會到在當今複雜的世界中,中國古老傳統的貢獻對於我們理解和欣賞所有全球互動至關重要。

法治獎雪柔.頌德絲介紹比較憲法與法治的關聯,進一步反思全球化對比較憲法研究複雜性的影響。還提到過去的學術實踐與研究工作曾得到世界各地比較法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巨大幫助,強調比較法學領域與他人合作的必要性,她特別感謝墨爾本法學院,其比較憲法研究中心和憲法變遷網絡現仍持續培養新一代的比較憲法學者。